心理资本开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一)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1.教育对象过于狭隘
目前,虽然各高校在教学计划中都开设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形式却重于了内容。课程的开设大多负于表面,没有对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后来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这看似在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但是在实际讲授过程中却偏向于把重点放在了个别心理问题的排查与消除上,大多以学生常见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为例展示剖析、教学,如新生不适应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情感问题等。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主方向,教学内容就容易造成以点概面,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只是针对个别有心理问题或困惑的学生。
2.强调“问题意识”的认知误区
一些教育者错误地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问题教育”,把心理辅导工作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把大学生当作“问题学生”,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不断的挖掘大学生身上的“问题”,只用一种消极的态度来对待大学生群体。无论从教育者还是教育对象、教育内容以及教育形式方面进行分析,我们都会发现目前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理念上还存在这样一些误区。
3.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够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队伍组成成分,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要“专兼结合、专业互补,专职专业,兼职精干”,原因在于目前大学里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主要分以下几类:第一类主要是精神医学、心理学的专业人士,主要针对有较为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第二类是心理教师或者德育教师,既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也负责解决学生一般性的心理困扰,主要是发展性的心理问题;第三类是辅导员、班主任,负责及时发现问题学生并且在日常工作中贯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目前这支队伍主要以心理教师或者德育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专业化的程度很低,这种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并不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发展。
(二)心理资本开发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资本与总体心理健康呈极显着相关,心理资本可有效的预测心理健康水平,心理资本水平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为良好,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2.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和成才
李林英等人的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的教育与管理对于学生积极心理的建设并没有起到良性的推动作用。他们的研究显示大一学生的心理资本显着高于其他年级学生,而大四学生的心理资本则显着偏低。这一点需要引起学者和管理者的足够重视,这说明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受教育程度的增加,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却没有完成相应的提升。究其原因,我们的大学在重科研抓教学、扩规模提层次的同时,是否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在“成才”教育的同时是否忽略了同样重要的“成人”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所能带来的全面的成长、成才。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说明了心理资本对大学生个人成长的正向作用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心理资本开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2023-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