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一)社会认知偏差
社会认知偏差指的是大学生对施教者的印象形成过程中出现的诸种心理效应。大学生的心理认知直接影响到对目标对象及其相关事物的态度。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对教育者产生的不良社会认知,往往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体表现是,第一,大学生可能对教育者产生了不良的第一印象,受第一印象效应的影响,进而怀疑和反感其传递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这些不良的第一印象如同一副有色眼镜,使大学生对该教师及其所传递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产生低劣的价值评价,引发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最终形成冷漠甚至对抗的心理。第二,大学生会给教育者罩上一圈不良的“晕轮”,因晕轮效应的影响而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当大学生对某个教育者的某种不良或不当的行为特征形成突出的印象后,就容易以这个印象掩盖掉对教育者其他行为特征的认知,造成以点代面的消极结果,从而动摇了教育者的可信度,形成对教育者的偏见。这种偏见表现为轻视甚至蔑视的成分,或者远离、不愿意接近、不友好的成分。连带地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信息本身产生偏见和抵触。
(二)情感因素的缺乏
首先,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方式枯燥乏味,缺乏情感性。很长一段时期以来,高校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必修课,采用统一的考试制度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依据分数来判断大学生的政治及道德水准。这种教学体制具有外在的强制力和束缚力,使一些大学生错误地认为这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顺利地拿到学分。造成对教育者表现出来种情感上的不接受,情绪上的排斥和反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为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不重视、反感甚至厌恶,他们得过且过,以六十分为荣,对学校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抱着被动、消极、或拒绝参加的态度。其次,施教者不重视情感因素。教师在课堂享有高度的权威,大学生被看作是有待塑造的对象,常常处于失语状态。施教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张力失衡,教师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大学生处于的自我意识快速提升阶段,他们渴望得到认可、理解和尊重,当他们的自由和价值观受到外力的强压和干扰时,难免会极力抵制,对原本愿意接受的理论和愿意去做的事,也可能故意与教师唱反调,有意反其道而行之,从而产生了逆反心理。大学生不重视对教师教风学风的评价,教师也就懒得去研究教材和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对思想政治的教学也会产生或轻或重的消极排斥心理。
(三)大学生的行为意向和实际需求被忽视
思想政治学科的设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是教育和培养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和共性的行为取向。对共性的追求方面,在特定的环境和特殊的问题下,难免会与学生个人的学习目的产生矛盾。如果思想政治教育是枯燥乏味带有强制性,容易诱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逆反心理,这是一种正常的过程,学校和教师必须正视和重视,也应有信心用正常的手段将其扭转过来。为此思想政治课程本身除了具有系统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和严肃的政策性和稳定性之外,还要求教材在内容上做到有很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这是一件具有一定难度的事情,造成了教育内容与学生学习要求之间缺乏契合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往往被严重忽视,课堂教学过于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宏观目标讲得太多,具体要求讲得太少,要求太多但指导太少,不能有效回答大学生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因此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也就当然地敬而远之,产生冷漠感和厌恶感,转化为对思想政治的逆反心理,影响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学习热情。
大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202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