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及原因

2023-09-07
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及原因:(一)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条件

  一般来说,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需符合以下三项条件:经历了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事件,如学业挫折、情感挫折、天灾人祸和亲人的死亡等;引起当事人急性情绪扰乱或认知、躯体和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但又均不符合任何精神病的诊断标准;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暂时不能应对或应对无效。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原因

  结合当前的社会环境和大学生群体身心特征因素,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1.生理因素

  大学生生理发育基本成熟但部分心理发展相对滞后,若缺乏适应生活、人际交往的能力,一旦受挫可能无所适从,产生心理危机。此外,大学生的性生理已经基本成熟,性意识增强,有性冲动需求,对异性的友谊和爱情产生渴望。然而由于性心理不成熟,可能常常会产生紧张、恐惧、羞怯甚至不正当的行为,给身心带来严重影响。还有的大学生身体患有严重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既往史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等,容易出现心理危机。

  2.心理因素

  自我意识矛盾的冲突容易导致心理危机,大学是大学生发展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如果理想我和现实我不统一,会导致迷茫、困惑和角色混乱与失调。人格不健全、心理承受力差也是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主要心理因素。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校对青少年的健康人格、心理教育多不重视,再加之部分家庭教育的失败,“重智商,轻情商”“重物质,轻精神”,造成相当多的青少年人格不健全,心理素质较差。

  3.社会因素

  (1)环境适应。由于自我地位改变,需要适应大学新环境,对于自立能力较差的新生来说,容易导致适应不良,严重者会引发适应不良症,引起学生厌学、人际关系紧张等其他问题,因而环境适应是引发心理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2)学业压力。进入高校的学生有的学习方法不适应,有的学生对专业不满意,导致学生无兴趣和学习负担较重。同时,学生为了将来的就业要求,除了完成必修的学业之外,还要参加各种形式资格考试,使部分大学生长期处于身心疲惫状态,引发心理疲劳,所以,大学生在家长期望、社会期望和自身期望的多重压力下,产生心理危机。

  (3)就业竞争。目前,虽然毕业生数量大幅增长,但社会整体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社会实践、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也越来越高,留恋大城市工作,不愿到艰苦地区哪怕是国家十分需要的地方工作。许多大学生一入学就要考虑毕业找工作的问题,他们常常会思考“自己将来能否找到理想的工作,会否毕业即失业”等问题,不少大学生因心理恐慌和就业挫折引发心理危机。

  (4)情感挫折。大学生处于人生成长阶段的青年晚期和成年初期,是建立亲密关系阶段。由于一些同学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由于缺乏经验,无法处理好复杂的情感纠葛和情感与学业的关系,一旦出现感情挫折就会陷入情感危机,使他们的情绪、自我评价、人际交往、学习和生活规律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由此也造成了一系列的心理危机,严重的最后甚至发展为嫉妒妄想,走上自杀和他杀的极端。

  (5)经济压力。社会变革,高校并轨招生以来,我国大学实行收费制度,这对于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来说压力很大。目前贫困生不仅要承受经济拮据、难以完成学业的压力,可能还有深藏于内心的困惑、痛苦和自卑的心理负担,容易使贫困学生产生心理失衡和压力,由此出现心理危机。此外,还要了解当事人以往的应对方式、价值观、解决问题能力及社会支持情况等因素,有利于迅速介入,预防自杀和攻击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