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资本的基本要素

2023-09-08
心理资本的基本要素:(一)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的概念最早是由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的,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唤醒。自我效能感具有下述功能: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二)乐观。塞利格曼认为乐观是一种归因方式:乐观主义者倾向于把积极事件归因于内在的、稳定的、一般性的原因,而把那些消极事件归因为外在的、不稳定的和特殊的原因的人。乐观可以作为建构美好人生强而有力的工具,能够帮助个人远离忧郁症、增进成就、促进健康,并带给自己新的自我了解。乐观能帮助个体在压力下保持健康,乐观者体验到更高的心理幸福感水平。

  (三)希望。近20年来最有影响力的是斯奈德提出的希望理论,斯奈德认为:希望是一种目标导向的思维,它包含个人对自己能力找到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的认知与信念(路径思维)和个人对自己激发沿着既定目标前进的必要动机的认知及信念(动力思维)。希望不仅是指对个人目标可能达到的决心,还包括对实现目标的途径的信念,与目标期望、正性情绪、控制感、应对力、自尊和成就等呈正性相关。

  (四)韧性。Luthans认为韧性是人们从逆境、冲突、失败和一些积极事件中迅速回复的心理能力,对于提升个人能力和社会的人力资本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韧性是一种从逆境迅速恢复的能力,具有高韧性的人会主动地用幽默、放松技术、乐观思考来引发积极情绪,能够减少来自压力的不良影响,可以在挫折和困难中茁壮成长;高韧性的大学生具备临时应对和适应重大变化的能力,能够利用自身坚韧、自强、乐观的积极心理品质保持心理健康,并具有更高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