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人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未成年人犯罪,顾名思义就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但是每一种犯罪行为都是和他自己的意识和意志具有密切关系的,而且这种意识方面的内容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是不同的。比如青春期,也就是十一二岁~十七八岁,就被大家称为“心理危险期”,因为这个时期是一般未成年人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充满矛盾的阶段,引导不当,就极易让他们产生犯罪心理,从而实施了犯罪行为。因此,笔者就欲从各个方面、角度来探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一)个人原因
处在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因为生理上的逐渐成熟而产生了自身的一种成人感,希望被尊重和信任,但由于他们的心理发展相对发展比较缓慢,所以在其向社会人转化的过程中,会因为自己认识能力的不全面以及思想方式的偏激等,不能够很好处理周围的是非。另外,由于自身身心发展的矛盾,他们不再轻信家长和老师的见解,表现出一种非常叛逆和抗上的心理。但是这种心理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不健康心理,在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当中往往存在着片面性,同时也缺乏合理调节和支配自己活动的能力,这时候如果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或是一些不友好朋友的诱惑,就极容易产生一种犯罪心理,从而走上犯罪的心理。
(二)家庭原因
家庭是人们生存的基本环境,也是一个人接受教育启蒙的重要场所,可见它对未成年人的重要性,而家庭的各种环境问题也给未成年人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首先,是家庭结构的不完整。这主要是指家庭里的父母离异,或是父母一方的死亡给未成年人带来的心理阴影。完整的家庭结构被破坏,未成年子女由于缺乏情感的支持而对家庭产生一种冷漠的态度,从而性格孤僻,心理扭曲。其次,就是家庭教育的不当。这主要包括严厉性以及溺爱型和放任不管型,不管是其中哪一种,都会对未成年人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严厉性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的焦虑情绪严重化,从而会逼迫他们走向逆反的心理;而溺爱型则会让他们无恶不作,一些不正当的行为和举止甚至是心理都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久而久之则也容易去做一些严重的刑事案件;而最后的放任不管型则更加重了孩子的任意妄为,对任何人都缺乏一种关爱,并把自己心中缺爱的心理通过伤害朋友、同学或是其他人来得以发泄,最终造成严重的悲剧。
(三)社会原因
未成年人进入的最重要的一个社会环境就是学校,学校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一直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应试教育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学校和教师也都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多少,而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因此,在很多学校里,教师们都只拿成绩说话,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特别照顾,而对于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就采取一种冷嘲热讽的态度,从而让这些学习差的未成年人在心理上形成了对教师的厌恶以及一种消极的学习态度,最终在行为上就表现为逃学旷课、与同学交往存在难处,过早走向社会,并沾染各种社会恶习,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步入了犯罪的道路。
年人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2023-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