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2023-07-22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1、外部因素

  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在不断地产生着变化,当代的大学生从小到大都在不断地学习着古人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从而养成的是与中国社会文化大背景、民族自豪感有着紧密的联系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些都需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来支撑。中国又是一个特别注重内在修为的国家,“俭以修身”“喜怒不形于色”等,都要求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素质, “报喜不报忧”就是最好的体现。即使出现了什么精神上或者是心理上的问题,一般都是讳疾忌医,不愿和人倾诉。现代社会下,机遇与竞争并存,大学生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家庭方面的压力,还有来自社会方方面面带来的压力。对于来自农村的学生来说,所要面临的压力会更大,一方面来自生长环境的改变,一方面来自就业难,社会对大学生要求越来越高。而大学生还正处在一个身心都在不断趋于成熟的阶段,心理素质还相对较弱,加之社会经验的缺乏,都处在一个迷茫的阶段,想要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能力和应变力等各方都还较弱,初始阶段都会产生迷茫、失望和郁闷等情绪,这时候如果不适时的加以引导,可能就会造成心理方面的阴影,长此以往,后果堪忧。

  2、内部环境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而对于一个人来说,家庭在决定人的性格因素上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里面生活,就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性格,这句话说的一点都不为过。父母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孩子的素质状况,家庭教育方式同样也会影响个体的身心发展 。孔子的教育理念中就有:“三人行必有我师”但是能不能“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就取决于个体的发展以及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个体成长的根本。随着社会的发展,80后尤其是90后当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溺爱的产生以及教育的缺失,引发的问题也值得去深思。另外,家庭经济情况的好坏也是影响学生心理的不可忽略的因素,贫困学生能否不因为家庭的原因产生自卑心理等,都成为影响贫困家庭学生心理成长的关键。因此,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性格塑造,个性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3、学校教育

  我国大学的培养目标: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包括了思想道德、知识智能、身体心理、审美能力等方面。大学生活对学生的知识、社会应用技巧、以及人际关系的要求都会比高中时候要求的更多。而这个时候肯定会有一部分学生因为不能适应这种环境改变而厌恶学业,所以说学生的心理辅导在大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决定着学生能否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乃至以后将要面对的社会生活。大学生活中所遇到的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处理,学生之间关系的处理,学校活动与学业的之间矛盾的处理等,都是大学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如果处理的好,那么将会对学生身心健康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也会起到积极作用。相反,也会产生很多的不良影响。因此,国家加大在大学教育中投入人力、物力以及设备,不断提升教师的素质等,都是在为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做准备的。

  4、学生自身因素

  内因是问题发展的根本,对于大学生来说,自身素质的高低,对于学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自身原因分为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包括遗传、智力的高低等等。个体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和人格。当前我国还处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只有具备了科学的社会认知才能适应大环境;大学生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情绪状态和情感控制能力,是生存的内在动力,是维持身心健康平衡发展的保障,也是鉴定大学生身心发展是否平和的决定因素。有研究表明,大学生中有一小部分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不少心理障碍都与人格缺陷有关。所以说,大学生能否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否形成应变突发事件的能力,能否形成谦和向上的良好心态,能否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等,都是我们应该关注并长期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