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从个体主义向文化主义的转向

2023-07-21
心理学从个体主义向文化主义的转向:个体主义和文化主义是西方心理学的两种研究范式。个体主义取向的心理学即冯特创立的作为主流心理学的个体心理学(又称实验心理学),它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个体身上,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独立性,主张运用实验的方法,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忽视了一定群体中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情境。文化主义取向的心理学认为人与其生活的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强调心理与文化的互动,主张从人文的角度研究文化背景下的人的心理与行为。心理学对文化的关注产生了从个体到文化的转向,这种转向不是偶然的,他有其特定的哲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

  (一)转向的哲学基础――实证主义的衰弱

  个体主义取向的心理学,即主流心理学走的是自然科学的道路,自然科学是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在它的影响下,心理学的研究崇尚观察,实验等研究方法,强调方法中心,认为社会文化等因素是无法控制和操纵的,因此应排除在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之外。在研究的过程中,科学家被看成是“中立的观察者”,在观察过程中,把价值观、情感和文化因素都排除在外,客观地探讨不受任何文化因素干扰的心理现象。

  波普证伪主义哲学对实证主义的“中立”提出了挑战,波普指出,科学观察的目的性和选择性决定,任何观察者都不可能是中立的。经验世界庞大复杂,任何观察只能选择其中有限的部分,选择什么和不选择什么,完全取决于观察者的价值观、意识思想、社会需要等,这样观察的结果必然不是中立的,而带有了社会文化的色彩。波普的观点第一次动摇了心理学家对实证主义客观模式的信念。

  (二)转向的心理学基础――主流心理学的退让

  主流心理学追逐科学模式,遗弃文化因素的做法,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超越和遗弃文化的倾向,认为对人的心理现象的研究应是在无文化、反文化和超文化的情况下进行的,忽视了个体心理与社会文化的内在联系。二是导致了文化沙文主义和种族中心主义。科学心理学起源于西方文化,因此它的理论不可避免的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然而在当时科学主义的模式下,这些理论被认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从而把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得出的结论应用于其他文化背景下的国家,这是一种文化的霸权现象,可想而知,其结果必然是不准确的。实际上,这些理论反映的是西方国家的价值观,目标和问题,不能类化到其他的国家,不具有普遍性。针对这种情况,在心理学内部,越来越多的心理家对主流心理学提出了质疑和批判。他们开始重视文化问题,呼吁心理学的研究应走出实验室,改变“文化迟钝”现象,从而导致了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和本土心理学三种研究心理与文化关系的研究模式的出现。美国心理学家Pedersen指出,文化主义范式的心理学研究构成了心理学史上继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之后的“第四个解释维度”。

  (三)文化主义取向下的心理与文化的关系

  心理与文化的关系是文化主义取向下的心理学的核心问题,心理学家对二者关系的探讨,经历了一个从开始关注到忽视再到重新审视的一个过程。主流心理学一直把心理学的研究看做是在无文化、反文化或超文化的情境下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而忽略了人的文化属性,在文化主义取向下的心理学发展前期,例如跨文化心理学,它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定义出发,认为文化是自变量,心理是因变量,二者的关系是可以分离的。在文化主义取向下的心理学发展后期,人们逐渐意识到人的心理既具有生物属性,同时也具有社会文化属性,文化是人的本质特征,由此开始重视心理与文化的双向依存关系。文化和心理是相互建构的,心理过程影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反过来,文化也影响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文化是人的心理的重要决定因素,人的心理从根本上说是文化的产物。二者是一体两面。在建构的过程中,由于人具有能动性,因此,人对文化具有理解和解释作用,可以看出,文化不仅是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背景出现的,而且是作为人对文化的理解的结果,内在的融入到了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