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非参与观察相对,也称“局内观察”。
该方法指观察者自身参与到被观察对象的群体中,在与观察对象的共同活动中进行观察。它首先由人类学家进行实地研究时所采用而推崇,在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得到推广,而近年来生态化运动的兴起又促使心理与教育研究者日益重视该方法的运用。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观察优差生的学习策略运用等。参与性观察的目的往往不在于验证假设,而常用于探索性研究。
其特色在于自然性,被观察者反作用效应低、资料详实丰富。但是该种方法对观察者本身的技巧要求较高,观察者既要到被观察者中去,又要保持客观性与独立性。
根据观察者的参与程度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与不完全参与观察两类。一般而言,参与程度越高,观察的主观性越强,信度越低,越难以验证。
虽然参与性观察有利于收集全面、有深度的资料,但难度较大,费时、费力,且结论可信度与归纳力均存在一定问题。严格培训观察者,使用一个以上观察者同时观察以及运用问卷、访谈等其他方法作为补充或印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参与性观察的某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