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及其表现和调节

2023-08-31
焦虑症及其表现和调节: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通常都会产生焦虑不安等情绪体验,而当危险过去以后,这种焦虑情绪也会随之逐渐消失。但是有的人却不是这样,当他们遇到在一般人看来并不十分危险的事情时,他们也会出现头晕、呼吸困难等剧烈的焦虑反应,或者当危险过去以后,他们的焦虑反应仍然久久存在。这种人实际上患上了焦虑症。
 
焦虑症又叫焦虑性神经症,它是指一种由于精神持续的高度紧张而产生的惊恐发作状态。在发病的时候,病人往往出现明显的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并出现头晕、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等躯体不适。
 
当人们预期某种危险和痛苦境遇将发生时,通常都会产生焦虑反应,这种焦虑反应是带有普遍性的正常的适应性反应。然而,焦虑的程度过于严重时,就变成了惧怕,人的主观感觉就变为紧张和产生不愉快预感。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屡遭失败和蒙受耻辱,又不能从实际经验中取得信心,就会对不愉快的情景增加敏感性,从而产生焦虑症。
 
研究表明,焦虑症的病因既有生理的因素,又有情绪因素的参与,同时人的认识功能和社会环境也起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焦虑症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这里所说的遗传,并不是说得了这种病一定会遗传给下一代,而只是说焦虑症的易感素质与遗传有关。
 
易感素质在焦虑症的发生中起相当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焦虑症患者及其亲属一般多具有焦虑性格,即易焦虑,易激怒,胆小怕事,谨小慎微,情绪不稳,不安全感强,自信心不足等。由于这种性格的原因,这种人即使遇到细小的事件也往往不能适应,面对轻微的挫折或身体不适就出现过度的焦虑和紧张,以至逐渐患上了焦虑症。
 
此外,心理冲突也是焦虑的常见诱因。焦虑来源于精神内在的冲突,当这种冲突积累到某一程度的时候,自我的控制能力失败,则变为焦虑。从人的生理机制看,当机体内外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神经活动过度紧张时,大脑皮质内抑制的弱化会引起兴奋性增强,脑结构受到影响,产生一系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当人们面临某种困难或有威胁的情境,主观上要作出很大努力去适应时,如亲人病危、意外不幸、人际关系紧张等,都会产生焦虑反应。但焦虑反应的强弱程度与个体的素质差异有关,具有焦虑人格的人较易患焦虑症。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时期发生过的充满强烈情绪色彩的创伤性事件虽然已经被遗忘,但在后来的生活中又出现某些类似事件时,以往的焦虑情绪可能又会重新表现出来。
 
就目前的治疗水平而言,焦虑症是完全可以治愈的。青少年患者在接受心理治疗和自我调节时,请注意运用以下方法:
 
(1)运用心理咨询法加以自我调节。焦虑症患者不能固守于惊恐性情绪、紧张性情绪、忧虑性情绪、惶惑性情绪等痛苦和不安之中,而应该积极地主动地向心理医生咨询,严重者要积极配合心理医生的心理治疗,主动客观地陈述焦虑的临床症状,与医生一起分析引起焦虑症的病因。
 
(2)通过松弛疗法,使自己的情绪得到释放,心理得到松弛。
 
(3)运用注意转移法加以调节。运用注意转移法加以调节。注意转移法是把引起焦虑情绪反应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的自我调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