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扩散模型

2024-04-18
激活扩散模型:

语义记忆网络模型的一种。

A.M.柯林斯和洛夫特斯1975年为修正层次网络模型提出。该模型放弃语义记忆按逻辑层次进行组织的方式,而以概念之间的联系强度或语义距离为基础建构模型。网络中的每个节点代表一个概念,节点间的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语义联系;连线的长度表示语义联系的强度。连线越短,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就越紧密。

两个概念共有的特征越多,它们通过特征节点形成的连线也越多,关系就越紧密。一个概念的意义和内涵由与它相联系的其他概念,特别是联系紧密的概念来确定。

概念特征不是分级存储的。网络没有明确的语义层次,但并不排除逻辑层次关系。

上下级节点之间有连线相通,同时概念之间又有更多的横向联系。这使得上下级层次与语义联系强度相比,在网络中不是主要的结构因素。

与上述的语义网络相对应,概念的名称另外存储在一个词汇网络中。这个网络按读音和正字法的相似性组织起来。

每个名称节点与语义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节点相联系。语义网络中的加工过程,就是网络得到的激活量沿连线从一个概念向另一些概念传递的过程。当一个概念被加工或受到刺激时,相应的节点就被激活,并沿其各条连线,同时向四周扩散。

与这个节点联系越紧密的其他节点,接受到激活的速度越快,强度越大。

因激活量有限,随时间的推移和距离变远,激活在网络中的扩散逐渐减弱。当沿不同连线扩散的激活在某一个节点上交叉,并使其获得的激活总量达到阈限时,产生这种交叉的网络通路就受到评价。网络根据评价的结果,作出提取某种信息的决策。该模型也是预存式模型,但它的信息提取过程需要依靠计算,要同时使用搜索和决策两个加工环节。该模型在认知心理学中很受重视。

激活扩散模型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