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智力因素

2024-02-18
非智力因素:

亦称“非认知因素”。

除智力与能力之外但同智力活动效益发生交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其特点:(1)表现在智力活动中;(2)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3)与智力因素的影响是相互的,而不是单向的;(4)只有与智力因素一起才能发挥它在智力活动中的作用。其结构包括:与智能活动有关的情感、意志、人格倾向性、气质、性格等因素。

1913年维伯对一组测验和一些评定性格特质的评价工具进行因素分析,从中抽取一个名为“W”的因素,命名为正直性(conscientiousness)或目的的恒定性(purposeful consistency),认为它是一种与智力有关的因素。1935年,W.P.亚历山大在《智力:具体与抽象》中,详细介绍了他对一系列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进行广泛的因素分析,并以对成就测验和学习成绩的分析为辅来探讨智力问题的研究。结果发现,除G因素(一般智力)、V因素(言语能力)和P因素(实践能力)外,相当一部分的变异可由另两种被他称为X和Z的因素来解释,并首次使用“非智力因素”一词。

在W.P.亚历山大等人的启迪下,韦克斯勒1943年提出“智力中的非智力因素”概念,1949年再次撰写题为《认知的、欲求的和非智力的智力》的文章探讨非智力因素。1974年,韦克斯勒对非智力因素的涵义又作了进一步说明:(1)从简单到复杂的各个智力水平都反映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2)非智力因素是智慧行为的必要组成部分;(3)非智力因素不能代替各种智力因素的各种基本能力,但对后者起着制约作用。

20世纪50年代以后,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进一步的发展:一是发展心理学领域,皮亚杰对儿童的非认知因素,特别是情感性发展及其对智力发展的影响很感兴趣,并写出了《智力与情感性: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它们的相互关系》;二是认知心理学家对各种认知过程与非认知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奈瑟1963年指出,认为机器能像人类一样进行思维的观点,是一种对人类思维性质的误解,人类思维表现出来的发展性、情感基础、动机的多重性这三个基本的特点,是计算机程序所不具备的。H.A.西蒙1967年发表了《认知的动机监控与情绪监控》。

D.A.诺曼提出的“关于认知科学的12个问题”,构成了认知与非认知因素关系的基本框架。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关系,研究发展的新趋势:(1)建构理论模型;(2)各国普遍重视,中国心理学家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理论、实验和实践上对其开展研究;(3)密切联系实际。

非智力因素在智力活动中对智力的发展起动力作用、定型作用和补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