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发展的结构:1图式是主体动作认知结构,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模式。图式最初来自先天遗传,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的丰富起来,低级的动作图式经过同化、顺应、平衡而逐步构成新的图式。2同化指新知识纳入已有的...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认为儿童的心理是在儿童主体与外界环境积极建构中发展起来的。其认知发展要经历四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阶段:1.感觉运动阶段(出生—2岁),此阶段的儿童只有动作活动,并开始协调...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美国精神病医师艾里克森(E.H.Erikson,1902—)提出。认为人格发展是自我和社会生活相互作用的过程,贯穿终身,但要经历一系列的转折点,形成8个阶段:信任与不信任(0—2岁)、自主与羞怯或疑惑(2—4岁)、主动与内疚(4—7岁)、勤奋与自卑(7—...
布鲁纳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1915—)提出。认为在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中,由于表象(人们借以储存其所经之事的规则)所依据的媒介由动作向形象再向符号不断演变,因而构成了动作性表象、形象性表象、符号性表象三个阶段...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L.Kohlberg,1927—)提出。认为儿童道德是分阶段逐级发展243的,是整个认知发展的一部分,道德成熟的标志是能否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及形成自己的道德原则。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种具...
儿童动作发展:儿童动作(包括手的动作)发展经历如下过程:发展遵循“首尾原则”、“近远原则”,由简单到复杂。促进了儿童空间知觉的发展及直觉行动思维的形成,为游戏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