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麦克格雷戈(D.McGregor)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用以概括“经济人”假设上管理。认为多数人的本性好逸恶劳,逃避责任,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报酬,因而管理主要要利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的积极性和强调计划、监督、控制、惩罚等...
Y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麦克格雷戈(D.McGregor)提出,743用以概括“自我实现人”假设上管理。与X理论完全相反,认为:人的本性并不厌恶工作,有主动精神,希望负有责任,能够自我指导、自我控制。因而管理最重要的是创造一种适宜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使...
平衡理论:又称“认知平衡理论”。态度转变理论之一。美国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1958年提出。认为个人对某一对象的态度受和自己有关的他人的影响,基本模式是个体与构成单元的两对象(他人及另一事物或现象)的关系。当个体对单元的知觉与...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认为儿童的心理是在儿童主体与外界环境积极建构中发展起来的。其认知发展要经历四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阶段:1.感觉运动阶段(出生—2岁),此阶段的儿童只有动作活动,并开始协调...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美国精神病医师艾里克森(E.H.Erikson,1902—)提出。认为人格发展是自我和社会生活相互作用的过程,贯穿终身,但要经历一系列的转折点,形成8个阶段:信任与不信任(0—2岁)、自主与羞怯或疑惑(2—4岁)、主动与内疚(4—7岁)、勤奋与自卑(7—...
布鲁纳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1915—)提出。认为在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中,由于表象(人们借以储存其所经之事的规则)所依据的媒介由动作向形象再向符号不断演变,因而构成了动作性表象、形象性表象、符号性表象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