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关系理论:一译“个性关系理论”。一种人格形成理论。认为人格是人际关系的产物。苏联心理学家米亚西舍夫创立。后经包达列夫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得到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为依据,认为人通过...
人际关系活动中介理论:亦称“群体积极性层次测定观点”。集体社会心理学理论。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1969-1977年提出并阐述。主张任何得到充分发展的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均以具有社会意义的活动内容和价值为中介。群体...
人际关系概念发展:个体社会性发展的一个方面。个体随年龄增长对人际关系概念的掌握的变化过程。其形成主要依赖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和人格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以及个体与其他个体间的交往机会、频率、活动内容及水平。...
人际关系论:美国管理学家梅奥1937年在霍桑工厂的实验中创立的理论。认为不能视工人为单纯的“经济人”,而应视之为“社会人”。影响工人生产积极性的因素不仅有物质条件,还有社会心理因素。士气决定工作效率的高低,而士气...
人际关系类型:人际关系的种类区分。蒂博特根据相依观点,把人际关系划分为四类:(1)虚假相依,指参加相互作用的双方主要按自己的意图行事,与对方的反应很少相依;(2)非对称相依,指一方的行为基于对方的行为,而对方的行为主要依据...
人际关系训练:心理训练的一种。为提高工作效率采用的一种以改善团体内部关系为内容的领导行为训练方法。人际关系研究的重点。训练重点:(1)群体内个人对自己影响他人的自我认识;(2)群体动力学,包括群体发展过程,群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