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群体积极性层次测定观点”。
集体社会心理学理论。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1969-1977年提出并阐述。主张任何得到充分发展的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均以具有社会意义的活动内容和价值为中介。群体在活动的具体对象中实现自己的目的,改变和完善自己的结构,改进人际关系系统。这些改变的性质和方向归根结底决定于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共同活动的社会价值。该理论有助于理解群体的分化和整合的性质,建立群体的类型和阐明发展最高水平群体(集体)的特点,明确集体与小群体的本质区别,开展对群体的诊断和引导群体向集体的转化。
彼得罗夫斯基根据层次量度测定的观点,分析集体中人际关系的多级结构,提出共有三层:(1)内层,规定成员对共同活动的目的、任务和价值取向,表现出群体活动的动机基础,群体活动对参加者的社会意义。(2)中层,规定以共同活动的内容和价值为中介的人际关系,视他人为共同活动的参加者和自己工作上的同事。
(3)表层,规定直接的情绪关系占优势的人际关系,如好感和反感、群体的相容、动作的协调、接触的难易、趣味相投与否、受暗示性的大小,等等。表现群体内积极性的前两个层次的参数反映着集体的特点,它们有益于诊断群体的发展水平和引导群体向集体转化。内容丰富、具有社会经济和政治特点的群体活动是集体的群体活动的中心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