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结构

2024-03-22

    认知结构 :

认知结构随知识经验的增加不断变得丰富和复杂,可以通过围绕某一主题所画的概念地图反映出来;认知结构一旦建立,会对新学习产生重要影响。

认知结构的内涵发源于联想主义心理学的统觉团,以及格式塔心理学关于学习即知觉或认知重组的观点。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K.勒温明确提出认知结构这一概念,并指出学习本质上是变化,表现为分化、概括化和再组织3种变化方式。受格式塔心理学影响,J.皮亚杰认为智力发展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发生重组的过程,图式是认知结构的基本构成单元,而同化、顺应、平衡是引发图式发生变化进而导致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3个基本过程。

20世纪60年代,在J.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以认知结构为核心概念的学习理论兴起。美国心理学家J.S.布鲁纳认为,认知结构是由相互关联的概念构成的知识框架,而学科结构是儿童认知结构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呈现有结构的知识,让学生通过发现学习形成或改造认知结构。与布鲁纳不同,美国心理学家D.P.奥苏贝尔关注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学习的影响,强调课堂学习要借助同化机制,即把习得的新知识纳入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对当前学习具有决定性影响:如果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缺乏与当前学习内容相关联的知识,就不可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在20世纪70~80年代在教育心理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受其影响,建构主义学习论在20世纪80年代逐步兴起。此后,越来越多的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本质上是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