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偶暴力

2024-03-22

    配偶暴力 :

配偶暴力表现是家庭暴力的一种,此外也会出现心理和经济虐待。家庭暴力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配偶暴力严重损害弱势成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在婚内,是破坏家庭和睦、离婚、诱发犯罪和生命与财产损失的重要原因。

配偶暴力是家庭暴力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受虐待的一方通常是女性。在美国,每分钟内就有4名妇女遭到伴侣的殴打,过半数的他杀女性是由现任或前任伴侣所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妇女在一生中,受到过亲密伴侣暴力对待的人数占30%。中国也存在普遍的配偶暴力问题,一项调查发现每4对夫妻中就有3对发生过吵架,夫妻间打架的发生率为34.9%。除了躯体损伤或疼痛外,违背伴侣意愿的性虐待、性攻击和婚内强奸等性暴力是配偶暴力的另一个特点。对配偶暴力产生的原因探讨,涉及社会文化背景、施虐者和受虐者的角色关系及互动、个体社会化过程、婚姻家庭制度和妇女地位等。

美国将施暴者分为三类。①普通型。通常出于冲动而实施虐待,与酗酒和吸毒有关,事后很后悔,并总有改过之意。②强烈忌妒滋生的占有型。施暴者视伴侣为己物,为所欲为,同时又忌妒伴侣的社交活动,害怕弃之离开,因而施以苛刻的管制,常常莫名其妙地殴打伴侣。③抵赖型。施虐者事后不承认殴打对方,认为伴侣吵架双方均有过错,或完全是对方的过错。

在虐待实施方式上,中国香港大学学者陈高凌通过观察,发现男性施暴更具有致死性,如殴打、掐颈至窒息。而女性施虐方式多用手脚踢打。

配偶暴力的心理干预建立在有暴力事实基础上,治疗目标是消除暴力行为,治疗要求有很高的依从性,改善伴侣间沟通是重要的内容。制定相关法律,可以明确政府、单位、社会组织、医疗机构等各方职责,预防和减少配偶暴力。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发布《对付家庭暴力的策略手册》,倡导世界各国携手应对家庭暴力。中国也于2016年3月1日起施行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