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场实验 :
最初由C.S.霍尔及同事提出。旷场实验主要观察实验动物在一个有围墙防止逃跑的开放区域的行为表现。实验动物(如大鼠和小鼠)在自然状态下对灯光通明的区域表现出厌恶,并且会探索认为是威胁的部分。这两种相互矛盾的结果就是焦虑,焦虑水平的减少引起探索行为的增加,焦虑水平的增加导致运动活动的减少和对旷场边缘的偏爱。
旷场测试的标准程序:将实验动物放在旷场的中心或角落(方形设备为4个角落中的其中1个,圆形设备为贴壁的任一点),并记录其行为表现2~20分钟(通常5分钟)。可用红外光束或摄像机相关联的软件自动测量此过程。实验区域用网格标记以区分中心和边缘区。在旷场测试中测量的行为主要包括:穿格次数,实验动物四肢穿过网格线的次数;中间区进入,实验动物四肢进入中间区的次数;中间区停留时间,花费在中间区的持续时间;直立,实验动物用后腿站立的次数,用来衡量探索行为;延伸回缩姿势,实验动物向前延伸头部和肩部随后缩回到起始位置的次数,高频次的延伸回缩表明高水平的焦虑行为。探究活动的改变经常被用来评价药理学试剂的镇静或刺激效应。
旷场实验模型图
由于测量焦虑会产生正面和负面的结果,导致旷场实验无法得到可靠的观察。例如,在一些旷场实验中,在中间区有可探索的物体时被测动物才会到旷场中央,说明标准的旷场测试不能提供足够的驱动力来探究。此外,动物品系的不同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旷场设备和网格线标准也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因此旷场实验最好与其他的测试联系起来,如高架十字迷宫和黑白箱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