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干扰效应

2024-01-23

    知觉干扰效应 :

美国心理学家D.W.加洛韦于1946年最早发现这一现象。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一个视觉图像刺激来说,从一个残缺的形式逐渐变清晰比一次性呈现其清晰形式更难识别。随后,美国心理学家J.S.布鲁纳和英国心理学家M.C.波特于1964年对加洛韦的实验进行了更为系统的重复研究,也得到一致的结论。

对于知觉干扰效应的内部机制,主要存在两种理论模型:竞争假说和失匹配假说。

①竞争假说。由布鲁纳和波特于1964年提出,认为知觉干扰效应是由对刺激产生的各种假设之间的竞争导致的,先出现的模糊残缺刺激激活了大量关于刺激的假设,假设的数量越多,错误假设的强度越大,就越难以选择正确假设,因此干扰了对刺激的正确识别。美国心理学家J.G.斯诺德格拉斯和E.L.赫希曼于1991年发展了一种联结主义式的竞争激活模型,是竞争假说的另一种版本。在该模型中,分心单元和目标识别单元相互竞争输出,分心单元和目标识别单元的相对水平决定了识别行为。知觉干扰效应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递进条件下线索的递进呈现导致了对知觉结构的瞬间激活。这种激活不仅激活了目标识别单元,同时也激活了分心单元,因此降低了信噪比,使目标单元的识别更加困难。另外,在他们的研究中,即使对被试产生的错误假设给予反馈,也很难消除已产生的知觉干扰,从而证明了潜意识水平下的竞争同样能够产生知觉干扰效应。

②失匹配假说。由中国心理学家王权红等与美国心理学研究者M.R.瑞尼特兹于2001年提出,他们将知觉干扰效应归因于对过早激活的正确假设的抑制。当刺激输入后,会激活一个更高水平的假设单元,该假设单元代表着最可能的刺激识别。假设单元将产生一个自上而下的知觉预期,如果该预期与输入的刺激完好匹配,则引起共鸣,刺激被识别;如果该预期与输入的刺激匹配不理想,被差别觉察器检测到,先前所选的单元将会被知觉系统持续抑制。在递进条件(指刺激持续不断地呈现)下,初始呈现的刺激越残缺,产生匹配知觉的预期假设的可能性就越小。靶刺激越早被激活,检测到失匹配的可能性就越大。知觉单元的持续抑制将使递进呈现的刺激难以被识别,产生知觉干扰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