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知觉

2024-01-28

    面孔知觉 :

不同的面孔面孔承载着大量的信息,尤其是人类,如性别、表情、种族、年龄,甚至社会地位等,通过面孔知觉,人们可以很快地判别某人的情绪和人格特征。面孔知觉的发生和人的复杂社会交往密不可分,在人类生存中是不可或缺的。

在个体发生上,面孔知觉出现很早。出生2天的婴儿就能辨别父母的五官特征,而这时,视觉皮层尚未发育好,形状知觉也还没有发生。6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能从面孔上区分恐惧和高兴的表情,但对其没有偏好。到7个月时,婴儿更注意恐惧的表情。从进化上看,对恐惧表情的注意可能和物种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趋利避害,恐惧表情含有的信息更重要。

现代认知心理学对面孔知觉的研究和探索,除了对正常被试进行,很多信息来自一类病人,这些病人的共同特征是不能识别此面孔和彼面孔的差异,因此,常把这类疾病称为面孔失认症,具体表现为对熟悉面孔识别能力的降低或丧失。一般来讲,面孔失认症病人不能再认出以往熟悉的名人及亲朋好友的面孔,看电影不能区别剧中人的面孔和身份,对原来熟悉的人的照片也不能辨认,但对其他物体的辨认却没有差异。

大脑在处理面孔信息上,可能有一种快速机制,早在20世纪中期,美国科学家就发现了在颞叶皮层上有一个区域的神经元对脸的视觉刺激很敏感,有些神经元只对特定的面孔发放,一些人调侃说大脑内存在着一些只对祖母面孔敏感的神经元,并昵称其为“祖母细胞”。已有的研究表明,大脑内有很多区域参与了面孔知觉过程,主要的区域有枕叶面孔区和梭状回面孔区,前者主要处理五官的局部信息,而后者主要处理的是面孔的大范围特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