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记忆

2024-01-23

    来源记忆 :

20世纪80年代早期,美国心理学家D.L.沙克特等在失忆症研究中发现,记住信息本身与记住信息的来源可能是不同的。随后的大量研究证明,对信息来源的记忆从根本上不同于对信息本身的记忆。研究者将对信息来源的记忆称为来源记忆,对信息本身的记忆称为项目记忆

来源记忆的测量主要通过来源监测范式实现。来源监测范式有直接范式和间接范式两种。①直接范式。由美国心理学研究者M.K.约翰逊等人于1993年提出。该范式认为,作为来源的信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外部来源,即事件的外部特征,通常包括知觉信息(声音、颜色、呈现的感觉通道等)、空间位置、时间序列等;另一类是内部来源,即编码和储存时个人内部所进行的认知操作,通常包括想象、计划等。来源监测则是通过对记忆信息的评估和决策,来判断记忆、知识或信念来源的过程。典型的来源监测直接范式包括学习与测验两个阶段。在学习阶段,让被试在多个不同来源背景下进行项目学习;在测验阶段,将学习过的项目与新项目混合在一起,要求被试判断每个项目是在哪种来源背景下学习过的或完全没有学习过,以此来了解被试能否再认出学习过的旧项目,并将旧项目的不同学习背景区分开。②间接范式。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来源记忆现象,包括错误声名范式误导信息范式。错误声名范式由美国心理学研究者L.L.雅各比等于1989年创立。误导信息范式由美国心理学研究者E.F.洛夫特斯等人于1974年创立,并由加拿大心理学研究者D.S.琳赛等于1989年引入来源监测研究中,以考察来源监测是否能自发产生。

尽管研究者对来源记忆与项目记忆作了区分,但来源记忆与项目记忆在结构和功能上是否分离还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来源记忆在结构上与项目记忆不分离,也有观点认为来源记忆与项目记忆完全独立。新近有研究揭示二者在结构上分离,但在功能上存在协同作用。此外,使用fMRI技术的研究发现,来源记忆的神经基础主要为内侧颞叶、前额皮质、顶叶等脑区。其中,内侧颞叶(主要涉及海马)在来源记忆的编码和提取阶段起重要作用;前额皮质主要与来源信息的提取监控有关;而顶叶活动的增强标志着成功的来源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