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抑制模型

2024-01-22

    激活-抑制模型 :

由法国心理学家C.布莱尔和R.比伊斯于1985年提出。激活-抑制模型虽然属于晚期选择模型,但它又不同于晚期选择模型中的被动衰退模型。在被动衰退模型中,选择性注意机制并不直接对未受到注意的刺激起作用。而在激活-抑制模型中,来自未受到注意客体的无关刺激被动地衰退了,而有关客体表征的激活水平则得到维持甚至加强。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W.T.尼尔在研究负启动与选择性注意时发现了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当使用宽松指导语,即指导语不强调准确率时,负启动消失(当前一个刺激中的干扰项作为后一个刺激中的目标呈现时不再出现抑制作用),出现正启动(当前一个刺激中的干扰项作为后一个刺激中的目标呈现时出现促进作用),这种现象称作负启动反转。1987年,尼尔和美国心理学家R.L.韦斯特伯里再次发现,当指导语强调速度而不是准确率时,负启动反转为正启动。1991年,美国心理学家E.诺伊曼和B.G.de斯切佩也获得了同样的结果。他们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是:过分强调速度将导致被试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抑制最初被激活的无关记忆结构,一旦这样的无关记忆结构后来变得与任务有关,正启动效应就有可能出现,即观察到反转。显然,强调速度时观察到的负启动反转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存在着一个分布广泛、所有刺激(包括分心信息)均自动激活的最初阶段,接着是一个抑制性的收缩过程。这样,这种强调速度时所观察到的负启动反转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激活-抑制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