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模型

2024-01-22

    透镜模型 :

由美国心理学家E.布伦斯维克于1952年提出。该模型强调了知觉者内在世界的不确定性,将知觉看作通过一系列近端线索获得远端变量的间接过程。但是,来自环境的线索并不是完全可靠的,它们与远端变量之间只有一种不确定的关系。为了更好地感知并适应环境,知觉者必须权衡线索、联合线索,并从无用的线索转向其他有用的线索。因而知觉可以被描述为非确定性的传动机制,它的目的是“牺牲最高的准确性以获得最小的错误”。2003年,中国学者李红、王乃弋认为,根据布伦斯维克的理论,心理分析应该重点研究机体获得相关远端变量的程度,以及机体完成这个任务所使用的策略。

透镜模型认为人们生活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法预见的,那些看起来很必然的联系,如对物质的大小、距离、形状及其他物理特性的知觉,实际上也是一个复杂的行为获得过程的结果。透镜模型包含着建立在观察者生活经验基础上的一系列判断过程,这一模型就是用来描述感知过程中的几个不同阶段。

①必须有一个远刺激,指外在环境中存在的、个体所试图感知的真实物体或联系。但个体无法真实了解或作用于远刺激,布伦斯维克只能从近刺激,即感觉接收器所接收的刺激处获取信息,重新构造远刺激。例如,一个小的树影既可以是远处的一棵大树,也可以是近处的一棵小树产生的。②布伦斯维克认为,不同的视觉线索因其生态效度不同,因而在对远刺激的描述上具有不同的有效性。例如,线条透视比视网膜大小能更好地说明树距离的远近。人们通过经验不断评价各种线索的效度,并更多地利用高效度的线索进行知觉。③行为获得的最后一个阶段是重构远刺激,即人们根据感官获取的近刺激信息,对各种线索效度的评价以及它们的组合方式形成自己的知觉。这一知觉通常可较好地反映远处的物体,即使有错误,也可以随经验的积累而修正。

当对包含多维度刺激的大环境作判断时,人们会给不同的刺激线索赋予不同的概率值,并对一系列散在的环境信息进行过滤,重新结合成有序统一的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