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隔离

2024-01-21

    社会隔离 :

不同于暂时与其他人缺乏联系而产生的孤独感,社会隔离的表现包括:长时间独自待在家中,与家人和朋友都没有联系,故意回避与人产生联系的机会等。社会隔离可能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但各个年龄段所表现出的症状有所不同。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H.F哈洛的恒河猴实验开启了社会隔离对个体发展影响的研究先河。实验将刚出生的恒河猴分为3组,采用完全隔离和部分隔离的方法养育恒河猴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当隔离实验结束后,3组恒河猴都出现自闭、恐惧、情绪起伏等症状。研究显示,3个月的社会隔离足以对恒河猴产生显著的不良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可以改善的。相比于隔离6个月的恒河猴,隔离12个月的恒河猴已完全丧失了自娱自乐的潜能。1988年,J.S.豪斯等人的流行性病学研究发现社会隔离是个体发病与死亡的风险因素,引发人们对社会隔离的强烈关注。后续的动物实验和准实验设计相继证实社会隔离会对个体的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

对人类社会隔离的测量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客观方面的社会性失联和主观方面的自我觉知。前者是与社会保持联系的指标,如社交圈子大小,参加社会活动的频率等;后者是自我认知层面的指标,如感到孤独,缺少社会支持等。自我觉知方面的社会隔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更为深远。

由于实验伦理学以及多重因素影响等限制,对人类社会隔离的研究多聚焦于个体的自我觉知方面,实验室操作的社会隔离实验多采用动物模型。虽然研究方法不同,但两类研究均发现社会隔离对个体健康的影响是通过以下路径实现的:肌肉强直性升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被激活,炎症控制、免疫反应以及睡眠的功效降低,受基因调控的糖皮质反应也受到影响。这些因素协同作用会提升个体的致病率以及死亡率。行为学及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也发现,社会隔离会导致个体过度关注负面信息,情绪调控能力恶化,认知水平下降,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