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效度

2024-01-07

    共识效度 :

评估一个测量工具效度的理想条件是存在一个可与之比较的标准。若不具备这样的标准,研究者可计算一个测验的共识效度。在受测者使用测验自评的同时或一段时间之后,研究者可让一个了解受测者的第三方(如配偶、朋友)使用同一份测验对受测者进行评估,然后统计出两种评分的一致性(一般以皮尔逊相关系数表示),并以之表示共识效度。例如,在一项经典研究中,为建立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人格量表(NEO人格量表)的共识效度,研究者收集了281名受测者的自评问卷和由受测者配偶完成的他评问卷。相关分析显示,NEO人格各分量表自评得分与他评得分相关为0.30~0.58,表明NEO人格量表具有较高的共识效度。

影响共识效度的因素主要有:①测量工具自身具有高信度和效度。②被评估行为具有良好的可观测性。研究者发现,一些特质比另一些特质更容易被观测。一般来说,具有高频率和外在行为表现的特质比具有相对主观和内在行为表现的特质有更高的共识效度。③他评者的评估技巧及性别、年龄和社会刻板印象等个体差异特征会影响共识效度。④受测者在行为一致性上存在个体差异。有些受测者的行为更一致,因而也会导致更高的共识效度。⑤受测者和他评者之间的了解程度会影响共识效度。彼此越了解,共识效度越高。⑥当整合更多他评者的评估分数时,共识效度会提升。这就是集成效应。一般来说,至少有3位对受测者充分了解的他评者对获得高共识效度是必要的。如果研究者认为自评的有效性是他评的2倍,则需要4位他评者以获得与自评同样的效度。⑦引入正交化技术,可以把评估偏差分散到各评估因子上,从而减少评估偏差对所有因子的影响。

共识效度充分考虑了自评和他评的优缺点。自评能够反映受测者的内心感受,然而却受到社会赞许等因素影响;他评能够反映观察者对受测者外显行为的评价,然而却会受到刻板印象等因素影响。另外,共识效度只适用于针对外显行为或可被意识到的心理指标的测量工具,不适用于针对无意识层面的心理指标的测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