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现实

2023-12-30

    共享现实 :

由美国心理学家C.D.哈汀和E.T.希金斯于1996年提出。所谓共享,其语义是共同具有。希金斯等人认为,共享在心理学上有4种含义。①沟通或向其他人做自我暴露。虽然这并不等于说者与听者在所说的主题上有共识,但人际沟通在与他人分享信息中起着重要作用。②共同分担。即强调任务或信息在人们之间分享时的合作性质。③认识达成一致。其含义是人们拥有类似的或相同的观点,但不一定彼此知道对方有同样的体验。④共同拥有和体验。指涉及的个体确实知觉到彼此的内在心理状态是共同的。希金斯等人认为,第4种含义是最接近当前心理学家所提出的共享现实的真正含义,即指人们的一种体验,他们有关某些对象或实体的内在状态与一个或多个其他人对这些对象或实体的内在状态是重合的。所谓现实,指个体对世界某些方面主观体验为现实的和真实的,是一种主观感受,而不是指要从外在角度,或从哲学家、科学家的角度去确认客观世界某些方面是真实存在的。

希金斯等人认为,共享现实有4个条件:①人们之间的共同性,指的是其内在状态的共同性,而不是外在的行为。②共享现实一定是“有关某种东西”的,指的是有目标对象的,对此人们建立了共享现实。③共享现实作为一种产物,它不可能脱离其产生的过程,尤其是作为其基础的动机。④除非人们体验到与其他人内在状态的联系,否则就不能称为共享现实。

希金斯等人经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综合,结合自己的实验研究,如“说则相信”研究,提出了共享现实背后的动力是两种主要动机,即求知动机和关系动机。求知动机来自于人们努力追求意义,获得对世界有效和可靠理解的需要;关系动机来自于人们需要从属和感到与他人有联系的需要,是安全感、认同感和自尊的来源。

共享现实概念的提出,引起广大学者的共鸣和深入探讨,除社会心理学外,扩展的领域有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组织行为学、社会神经科学、社会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