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

2023-12-19

    从众 :

1935年,美国心理学家M.谢里夫利用直觉错觉中的自主运动现象对在模糊情境中人们的从众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中让被试坐在黑暗的屋子里,在15英尺(1英尺等于12英寸,合30.48厘米)外的远处呈现一个光点,让被试判断光点移动的距离。结果发现,被试单独估计时个体间的差异很大,从几英寸到数十英尺。但如果让被试3人一组进行判断,被试之间很快就会发生相互影响,到第三次的时候就达成了共识。谢里夫据此认为群体规范的形成实际上就是人们从众的结果。

用于研究的线段由于谢里夫的研究是在模糊的情境下完成的,如果换成一个非常明确的情境,人们是否还会从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美国心理学家S.E.阿希做了一个经典的研究。他将参加研究的被试5~7人分成一组,这些人围圆桌而坐,实验任务是判断线段的长度。在研究中,他先给被试看一张卡片,卡片上面有一条线段,用x表示。被试看完这条线段后把卡片倒扣在桌上,再给他看另一张卡片,第二张卡片上有3条线段,分别用abc来表示。被试的任务就是判断第二张卡片上的3条线段abc哪一条和第一张卡片上的x一样长。

在第一轮和第二轮实验中,所有被试均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但第三轮实验开始后,前面几个人故意选择了一个明显错误的结果,如x本来和b一样长,但他们却说xa一样长。其实,在这个实验中只有一个人是真被试,他被安排在倒数第二个做判断,其余被试均为实验助手,他们故意做出错误的判断。结果表明:真被试在自己独立做判断时,基本上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而跟随群体做判断时,有大约1/3的人会选择从众。

从众本身并无积极与消极之分,其效果主要取决于从众行为的社会意义。例如,许多人参加助残捐献活动,个体在这种情景下的捐助行为就有积极的意义。相反,在群体中多数成员都吸烟的情境下,个体也吸烟,这种从众行为就是消极的。另外,个体的智力、自尊心、情绪、需要以及社会赞许动机等因素都与从众行为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