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决策

2023-12-16

    犯罪决策 :

犯罪决策属于犯罪人犯罪着手前的心理活动,是犯罪人犯罪实施前最集中的思维活动。广义的犯罪决策理解为一个过程,而狭义的犯罪决策则理解为犯罪方案的选择,是广义犯罪过程中的一个环节。20世纪50年代以后,决策科学的逐步兴起,以及美国经济学家G.S.贝克尔犯罪经济学的提出,为犯罪决策研究创造了条件。

根据不同的标准,犯罪决策可分为理性与冲动、经验与科学、个体与群体等不同类型。理性犯罪决策作为西方犯罪心理学犯罪决策研究的主要问题,主要有美国心理学家J.S.卡洛尔的模拟研究。他认为决定实施犯罪的过程,是一个对制止犯罪的因素和犯罪机会评价的过程,具体包括两个阶段:①从4个维度(获益的必然性、获益的数量、惩罚的必然性和惩罚的严厉性)对犯罪进行评价。②综合4个维度形成对犯罪机会的愿望的评价。英国犯罪学家D.B.柯尼什和美国犯罪学家R.V.克拉克提出理性选择理论,他们通过研究赌博和自杀行为,认为犯罪是犯罪人经过理智选择以后的行为。在犯罪决策过程中,犯罪人的选择主要考虑犯罪的机会、奖励和代价3种因素。

中国学者对犯罪决策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成果不多并主要集中在21世纪前后五六年,主要包括3个方面:①以理性犯罪决策理论为依据,借鉴卡洛尔的研究,进行实证研究。如以在押故意犯罪人为研究对象,对故意犯罪决策心理进行事后、横断研究,并得出结论:影响罪犯犯罪决策的因素包括不良心理因素、犯罪决策的心理评价因素、外部控制因素和犯罪决策的非理性因素4个方面。②根据“理性人”或“经济人”假设,对犯罪的成本和收益进行经济学分析。认为在犯罪成本与收益确定以后,罪犯将综合各种情况,通过成本收益分析而做出理性犯罪决策。对于犯罪成本和收益的构成,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述,犯罪成本主要涉及物质和非物质成本、机会成本、惩罚概率、良心谴责、恐惧感受等,犯罪收益则包括经济收益、心理满足、扭曲价值认同等。③研究影响犯罪成本与收益决策过程的心理因素。认为影响犯罪成本的心理因素主要有认知水平、负性情绪预测、动机和意志等心理过程, 态度、信念和心理压力等心理状态, 气质和能力等心理特性, 过度自信心理偏差;而影响犯罪收益的心理因素主要有需要、兴趣和价值观等。

犯罪决策研究深化了人们对犯罪人犯罪前心理活动的认识,对于预测、预防犯罪,教育矫治罪犯都具有重要价值。中国既有研究成果不仅数量不多,而且多为经验性分析。为适应预防和控制犯罪的需要,中国的犯罪决策研究,一方面要通过实证的方法掌握影响不同类型犯罪的犯罪决策因素;另一方面还要深化犯罪决策机制,特别是各种影响决策因素相互作用动态模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