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犯罪心理

2023-12-15

    群体犯罪心理 :

这一概念由中国学者提出,它不是法学概念,而是从心理学角度对各类群体犯罪行为产生过程中的心理现象进行的概括性描述。群体犯罪是指两个以上的犯罪主体通过互动影响,在行为态度一致或暂时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分别或联合实施行为,共同导致同一犯罪结果的过程。群体犯罪心理并不是参加者个体犯罪心理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意向、目的、行为等多种层面互动的过程。

群体犯罪心理的形态、特点与群体的形式有直接关系。司法实践中,群体犯罪中的群体有:①以犯罪为群体目的甚至群体职能的犯罪组织。②以一次或多次犯罪为纽带纠合而成的共同犯罪的联合形式。③不以犯罪为主要目的,但经常从事犯罪或越轨行为的团伙。④组织、策划、指挥者有明确的目的,并希望通过聚众行为实现其目的,而参加者属于受蒙蔽的聚众犯罪群体。⑤不具有犯罪的共同目标,但这一人群的共同行为导致了犯罪结果的临时性群体。

群体犯罪心理形成的一般过程:①犯意表达。包括一方单独表达和几方共同表达,公开表达和暗示表达等多种情况。表达作为一种信息的发出,往往具有试探性作用,是发出者希望得到信息接近者积极响应的刺激方式,同时也是对其他人有无犯罪意向进行了解的过程。②犯意交流。在犯意表达的基础上,进行双向或多向信息反馈的过程,同时也能够起到影响他人的作用。在此阶段,犯罪意向最为坚定的个体,会采取各种说服或命令的方式,影响其他人的态度。③犯意沟通。在犯罪意向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在群体心理倾向的作用下,对犯罪可能性的分析,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对不同意向的统一过程。④犯罪决策。个体犯罪意向上升为群体意志的体现,是对实施犯罪的具体方法、分工进行计划的阶段。犯罪决策的产生是协调不同动机、意愿及内部矛盾的结果,是群体犯罪心理的高级阶段。

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理论经常被用于解释群体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如群体目标、群体凝聚力、群体的集合效应、服从、从众、群体的情绪感染等理论在解释群体犯罪与个体犯罪的区别时,有较强的解释力。犯罪心理学对群体犯罪心理的研究主要关注不同类型,如青少年团伙(帮伙)犯罪、有组织犯罪、恐怖主义行为、导致危害社会结果的集群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