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画像 :
主要根据犯罪现场、物证、犯罪行为轨迹等客观信息对未知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心理活动、社会形象、出行与居住区域等进行推断,以帮助侦查人员寻找犯罪嫌疑人。犯罪心理画像不同于笔绘的画像,而是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征象的文字描述让侦查人员形成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形象,进而开展排查工作。有学者将犯罪心理画像的研究起源追溯到意大利犯罪学家、精神病学家、刑事人类学派的创始人C.龙勃罗梭,他通过对监狱的囚犯研究认为犯罪人在种族、年龄、性别、身体条件、教育背景及地域环境等方面都具有规律性特征,并提出可根据这些特征对可能犯罪人进行预测。德国犯罪学家E.克雷斯奇曼尔提出,人的体型、性格和犯罪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这意味着,可根据犯罪来判断人的性格甚至体型。20世纪60年代,美国联邦调查局将犯罪心理画像研究应用于侦查活动。由于许多案件久侦未破,联邦调查官员估计,这类案件属于系列杀手所为。系列杀手选择陌生人侵害,反复实施同类案件,具有娴熟的作案经验和反侦查意识,加之媒体对侦破方式的详尽披露,使得系列杀人案件的侦破工作越来越困难。为此,联邦调查局在1972年成立了行为科学部,考虑从行为资料和心理分析角度开展侦查。他们通过对在押的系列杀手进行访谈,搜集他们的成长经历、内心幻想、作案动机、行为手法等犯罪心理资料,提出了有组织力和无组织力两类犯罪人的心理形象。随后,这种研究不断深入,并在英国、西班牙、澳大利亚、哥伦比亚等国家迅速发展。
目前,犯罪心理画像研究已经超出刑事现场的范围扩展到反恐、打击毒品犯罪和威胁评估与风险预测等领域。犯罪心理画像内容大致分为4种:①犯罪现场的犯罪心理画像。即传统的基于刑事案件现场和痕迹物证等进行嫌疑人犯罪心理画像。②嫌疑人的犯罪心理画像。即通过收集犯罪人行为、个性、认知和人员特征等数据,经过统计而不是临床描述某类犯罪人员的外部特征,然后用这种特征扫描重点人群,搜寻活跃的或潜在的犯罪人员,如校园暴力、恐怖活动、贩毒、劫持飞机等嫌疑人。③心理学的犯罪心理画像。主要用于威胁评估和风险评估。威胁评估是对已经发出威胁或扬言犯罪的某类人进行犯罪心理征象评估。假如没有出现直接威胁就属于风险评估,即已表现出违反社会规范或者异于常人的不良行为。风险评估还关注自杀或杀人的重点人群,预防这种可能的危险或伤害发生。④地理学的犯罪心理画像。即对犯罪人的行为活动进行信息收集,依靠计算机软件程序完成分析过程,寻找重点犯罪嫌疑人的居住区域或预测其下一次的犯罪目标。
犯罪心理画像研究已经从对未知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形象描述发展到对高危犯罪人员心理形象的信息研判,其应用领域已不仅是侦查范围,还扩展到对反恐、防暴威胁的高危人员的预测、评估和防控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