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方法的培养:创造方法是指人们在创造活动过程中运用创造的具体思维方法和创造技能,创造方法的训练可以诱发个体的潜在创造性。目前人们常用的创造方法有检查提问法、类比模拟法、分析借鉴法、移植发明法、聚焦发明法、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头脑风暴法、集中发明法等。
(1)类比模拟法
类比是用发明创造的客体与某一事物进行类比对照,从而获得有益的启发,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通过比较,找出相同或相似点后,以此为基础把某对象的已知属性,推演到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中去,从而获得一个新的认识。类比模拟则是在类比的基础上。进一步模拟参与类比的事物的某种属性或功能,从而达到创造的目的。
类比模拟法的训练,可以按照拟人类比模拟、因果类比模拟、仿生类比模拟、综合类比模拟等思路或途径进行。如仿生类比模拟即是根据自然界生物在某些方面具有的特殊构造或功能与之类比而创造新事物,例如,鱼——潜水艇、蒲公英——降落伞、蝙蝠——雷达、狗鼻——电子鼻等。
(2)聚焦发明法的训练
聚焦发明法,就是以某一事物或问题为中心焦点,然后分析这一事物或问题的周围环境,由此得到启发,进行强制联想——尽可能将周围的事物与所要解决的问题联系起来,创造出新事物。聚焦发明法训练的关键是让参与者先确定一个中心焦点,然后要求参与者充分发挥联想的作用。要敢于进行各种联想,以接近目标。一个新的设想可能由几个乃至更多的人集中他们的知识或设想而产生。也许其中任何一个个体单独不具备达到这样的目标所需要的全部必要的知识。这种集中就形成了集体的智力开发,形成了“集体大脑”。由于每个个体各有所长,因此博采众长,同心协力,相互启发和配合,便能产生更有价值的新的整体效应,效率高,见效快。聚焦发明法常常通过共同的研究,集中集体的智慧比较具体地选定一个可行的课题,并以课题为目标,进行研究。这种方法发挥了群体中各个体的专长和优势,把涉及的各种因素都纳入到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来,充分发挥其互补的作用,即彼此知识、能力、方法的取长补短,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3)设问探究法
设问探究法是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提出问题而引起人们的创造火花,捕捉到良好的设想的一种方法。它对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极其重要的。这种方法往往先通过群体构思后综合,舍去那些最通俗、平凡的设想,然后征求各参与者的意见,得到一定的结果后,再次征求意见,如此反复多次,最后以最大公约数的意见为结论考虑采纳。也有人将其称为5w2h法。即从六个方面提出问题:为什么(why)、做什么(what)、何人(who)、何时(when)、何地(where)、如何(how to do和how much)。这样多方面的设问探究,对解决眼前的问题,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是较实用的。即使是解决大问题,也常常可以使问题趋于简单化,缩小探索的范围。
(4)列举法
列举法是将研究对象的特点、缺点,希望点罗列出来,发现规律,提出改进措施,形成一定独创性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抓住特点,把握主攻方面,寻找发明创造的途径,它一般可分为特性列举法、缺点列举法和希望点列举法等几种。
特性列举法是将研究的对象分解成细小的组成部分,并对各组成部分的特性一一加以分析。提出问题,研究、改进、改变其中的特性,形成创造的思路。归类识字教学法就是特性列举法的一种。
缺点列举法就是针对事物的缺点毛病想方设法加以改进。从而达到创新的一种方法。它是在特性列举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缺点的列举更具针对性,因此常常能激起人们克服缺点寻找完美境界的创造欲望。
希望点列举法则是把各种各样的希望、联想、梦想都一一列举出来,这是一种寻找发明目标的方法。日本儿童画“蓝太阳”,就是这位天真的孩子“希望”的结果。因为他看到父母在田里劳动汗流浃背的情景,希望这太阳不要这么炽烈。还有像多功能三角尺的开发等等。应该看到学生是富有想象力的,他们的脑海中充满着希望,充满着幻想,老师应该鼓励而不是批评,培养而不是扼杀他们的希望。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智力进化的源泉。”
(5)移植法
移植法就是将某一学科的理论、概念,或者某一领域的技术发明和方法应用于其他学科和领域,以期取得新的发明和创造的方法。有人曾指出,这也许是科学中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也是应用研究中运用得最多的方法。
移植法按内容可分为实物移植、方法移植、概念和原理移植等。按移植方式又可分为局部移植和综合移植。移植不是仿制,也不是简单的模拟。移植方法不仅使接受移植的系统发生数量变化,而且要通过移植产生质的飞跃,得出新概念、新结论。移植法也不仅仅是不同领域的科学技术交叉,而是包括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启发。
有一点同样重要,那就是移植方法的运用应最广泛地采用最佳方法、先进技术和工具,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使移植对象与受体融为一体,产生具有新优点、新功能的新事物。据统计,因移植x射线技术,促成重大发现、发明而荣获诺贝尔奖的,至少有六人。如1953年,英国生物学家克拉克和美国生物学家瓦特森,使用x射线对各种核酸进行分析,提出了遗传基因dna即脱氧核酸分子的结构模型,把生物学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6)逆向求索法
逆向求索法是逆向思维的具体运用,它是从已有的事物、现象的相反功能、状态、位置、方向、方式、顺序等方面进行反习惯性思路的反向思考和创新的一种方法。人们一反数学的精确化要求去研究数学,结果出现了模糊数学。美国迪斯尼公园建成后,在开馆前始终拿不定园内路线该如何设计。正是运用这种逆向求索法,使他们在公园内撒上草坪种子提前开放。几个月过去了,游客将路踩了出来,设计也就迎刃而解了。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法拉第对“电力”、“磁力”关系的研究了。1821年,法拉第完成了电绕磁转的实验,也就从那时起,他脑子里每时都在考虑着这样一个问题,即“转磁为电”。整整十年过去了,一个偶然的机会,幸运之神降临了,1831年磁终于变成了电。也正是这个逆向求索的念头,使科学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思考题
创造方法的培养
202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