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领导干部自我管理的对策:(一)践行“心本管理”理念
心本管理理论认为,自我管理的本质在于对自身内心世界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加强领导干部自我管理,要秉承“以心为本”“从心开始”的管理理念,通过有效心理调适,形成健康心态,充分发挥心理对行为的正面促进作用,实现个人与外界、工作和生活的和谐。心理契约是近年来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所谓心理契约是指个体与组织在相互关系中己方要为对方担负什么责任义务,同时对方要为己方担负什么责任义务的主观约定,是雇佣双方或者劳资双方关于双边关系中相互责任义务的主观信念。心理契约存在于所有的管理活动和组织中,同样也存在于政府和领导干部之间。领导干部的心理契约不仅客观存在,而且也对其行政行为和工作绩效产生深远影响。当然,领导干部的心理契约也具有动态性,其影响变量既包括政府组织、外界环境等因素,也有信念和知觉等个体内心活动。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压力观,制定科学的职业规划,加强自我激励,积极建构和谐心理契约。
(二)强化个人感召力
个人感召力是领导者吸引被领导者的能力,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如领导者的人格、修养、智慧和阅历等,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磨砺道德意志,陶冶道德情操。道德意志是人们进行道德抉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誓不罢休的心理过程。真正的道德并非迫于外力的控制和惩罚,而是当自己在特定情境中具备为恶的能力时却选择为善,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高尚。二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理论是道德之魂。大量事实表明,一些为官之人的沉沦堕落正是沿着“理论贫乏―信念崩溃―心灵扭曲”的轨迹进行的。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是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境界、提升为人民服务质量的必然要求。三是坚持正确的职业伦理标准,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目前,科层制是我国最基本的行政组织形式。由于缺乏有效监督,很难保证公平正义的伦理价值取向始终如一地往下传递,领导者常常在利益关系和伦理价值二者的冲突中进行选择。比如,坚持职业伦理标准,到底是为公众服务,还是为了维护机构、部门利益,这两者很可能互相混淆,因为部门利益往往以集体面目出现,这就使一些领导者模糊公共利益的要求,以得到“部门集体”的支持为职业伦理标准,以一种小范围的公正代替整体正义。 (三)提升核心竞争力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着名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Hamel)在权威杂志《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of Corpor-
ation)一文,文章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据此,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是:个人独有的、长期形成并融入内质中的、支撑个人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核心”二字表明并非所有的资源都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对领导者来说,核心竞争力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14]。
1.学习能力。核心竞争力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而形成的能力,所以,学习才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第一法则。作为领导干部,学习能力不仅体现为从个人习惯和爱好上开展学习,还要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更新知识,增强创造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能力是领导干部成长发展的重要原动力。
2.应变能力。现如今,利益多元化和利益冲突不断加剧,领导者的应变能力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素养。纵观历史,一切社会动乱皆始于利益分配不公。当前,传统美德日渐消弭,迷茫浮躁滋长蔓延,利益群体之间的不信任和不合作日益严重,领导干部要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具体情境中出现的突发和不利因素,及时引导正确的发展方向。同时还要对社会变化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领悟力,始终保持自我反省的精神,保证决策对于客观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和快速纠错能力。
3.战略思维。19世纪着名哲学家康德的墓志铭写道:“重要的不是给予思想,而是给予思维。”战略思维是总揽全局的带有认识论方法论的思考。我们总结历史上的重大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最终都归结到战略思维的正确与否上。领导者只有掌握科学的战略思维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情境中找到准确的战略定位,在重大问题上把握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可见,战略思维是“起自个体,终及国家”的大问题。
4.创新能力。“创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提出的动态发展理论中的主要概念。所谓创新,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从事的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活动,是一个获取创造成果的动态过程,其最终结果表现为首创出前所未有的、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事物。领导者的创新能力是指领导者独立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做出新成绩的能力,是一系列要素组成的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这些要素包括:能敏锐地、迅速地、准确地抓住问题要害的洞察力,能超前把握事态发展趋势的预见力,能统观全局、驾驭复杂局面、拓展思维空间的战略思维能力,能迅速获取、充分地占有、科学地筛选信息的能力,能有效地整合资源、整合利益的能力,以及勇于开拓和善于超越的求变能力等。可以说,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直接决定领导的效能和质量,因此,提高领导者的创新能力具有根本意义[15]122。
(四)厘清角色归属
“角色”一词源于戏剧。莎士比亚在其名剧《请君入瓮》中说道:“整个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都是表演者,他们有时上台有时下台,在一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自1934年米德(G.H.Mead)首先应用角色的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为以后,角色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与心理学的研究中,产生了“社会角色”概念。社会角色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和身份相一致的、社会所期望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仅仅扮演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总是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构成了“角色丛”[16]。面对复杂的“角色丛”,领导干部必须认真考虑每一角色对自己和社会的意义,做出理性的取舍,加强党性修养,厘清角色归属,遵守角色规范。领导者的角色规范是在行使权力、履行职务、承担责任和义务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言:“优秀是一种习惯”。领导干部要把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以及维护自己的形象变成一种自觉行为,在持续的价值追求中消解心理困局。
加强领导干部自我管理的对策
202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