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心理??题的调适对策

2023-10-10
贫困大学生心理??题的调适对策:(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力度

  针对心理有问题的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辅导员要加强对其关注度,要尽可能的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这部分学生比较容易出现心理疾病,因此在平时的教育中,要加大对他们的指导、引导频率,从而及时缓解或消除他们的心理问题。对于有心理问题的贫困大学生,要长期关注他们的生活动态,定期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帮助他们解答疑惑,疏解心中困扰,避免问题积压,造成心理困扰。通过各种方式,以及侧面引导帮助他们缓解压力,管理情绪,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心理问题是长期形成的,心理问题的解决也是需要长期引导和调整的。因此,建立心理问题学生档案,定期跟踪,有助于定期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和调整,避免问题恶化。同时,发现问题时,有助于找出根源,也能够起到长期监控的作用。

  (二)加强精神关怀

  我们对贫困大学生的帮助往往体现在经济上的帮助,却忽略了对他们精神上的关怀。其实精神上的关怀,往往对他们的改变和帮助最大。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往往是缺乏精神支柱,而感到无助,感到无奈。他们来到学校后多数是个人在校生活,远离家人,生活上任何事情都是靠自己。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困惑时,更多的是精神上、心理上容易产生波动,从而对自身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加强精神关怀,让他们有所依靠,感受到温暖,让他们感受到在学校他们并不是孤独的,是有人关心的,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精神压力。

  (三)加强对三观的正确引导

  经济基础的薄弱,家庭条件较差,以及以往生活环境与进入大学的生活环境相差较大,导致有些人对一些事物的看法产生了偏差。大多数有问题的贫困大学生,主要问题都出现在这几种价值观念上的偏差。这种偏差,就会导致他们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影响他们对各种问题正确的认识。这种错误的认识和判断长期以往,就会导致心理问题的积压。可见,一个人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可以让人理性判断,遇到问题和困扰可以合理解决。因此,要加强对贫困大学生三观的正确引导。

  (四)注重思想教育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进入高校后,相关部门及社会针对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帮扶政策有很多。希望通过在物质上的帮助,能够帮助他们减轻生活上的压力,不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学习。因此,在物质帮扶上,高校应重点考虑这部分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为他们减轻压力。另外,由于这部分学生经常表现出性格内向、不够自信等消极一面。所以,在就业指导上要经常加以指导和帮助,促进他们的人际交流,增强他们的自信,减轻他们的就业压力。

  (五)开展团体辅导,加强人际交往教育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从而有利于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一是加强学生对人际交往重要性的认识。学校可以利用多种途径和渠道加强教育和宣传,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二是向学生传授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和原则,使他们有意识、有方法地去和别人交往。三是通过个别谈话、团体辅导等方式,将少数民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问题进行专门剖析,解除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和负担,帮助他们更好地同别人交往,更好的融入到新的学习环境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