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023-09-1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当代大学生思想开放、个性化强,追求知识进步和自身价值的体现,他们胸怀博大、志向高远,能在学习和各项实践活动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升,这是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状态的主流。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诸在大学生身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他们本身的社会阅历浅、心理承受能力还不强,相应地受到的心理上的冲击也比较大。同时,由于我国处于政治、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特别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等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大学生在这种思想多元化的社会中把握不了自己,在自由开放的大学环境中迷失了自己,怠慢了学业,心理上也出现了诸多不健康的问题。

  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走向独立生活的一个过渡阶段。由于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不少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第二,生活散漫,缺乏理想。第三,恋爱心理困惑。第四,人际关系不协调。

  在我国的高校中,普遍存在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不尽如人意的状况,究其根本,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社会和学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重视不够。在我国,学校主要是学习的场所,社会和学校最看重的是学生的成绩和社会实践能力,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比较少,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比较缺失。社会普遍认为只有那些具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人才应该得到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咨询,而忽略了大部分行为正常但其实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尽如人意的那部分学生,也就是大多数“正常人”。因为并不是没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就是心理健康,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而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显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值得担忧的,而社会和学校还没有重视到这方面。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乏,相关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和专业咨询人员的缺乏。在我国高校的教育中,很少有学校专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大多只是将少量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附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而少数开设这门课程的学校也只是照本宣科地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并没有深刻的讲解和实际的操作,最终也并没有起到实际上的效果。另外,据调查显示,我国高校所设置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中有86%的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而心理咨询机构中的心理辅导老师有34%的是非专业人员,44%的心理咨询辅导老师并没有扎实的心理咨询知识,相关的经验也不够。①许多高校心理咨询辅导机构的咨询人员都是由学校的辅导员或其他行政人员担任,并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解决方法也了解不够。这些都导致了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对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作用并不大。

  再次,大学生自身对心理健康问题认识不清。一方面,很多学生都认为只有那些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人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自身的心理是很健康的。因此,即使有些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不是那么理想,他们也认识不清,并没有引起重视;另一方面,他们在遇到心理健康问题时,很少人会选择向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求助,专业心理咨询的求助比例比较低。据中国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在我国大学本科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总是先求助于自己,选择自己摸摸忍受的人高达22.3%。只有在自己解决不了的情况下,才诉诸于其他途径。而在向他人求助的人之中,一般也是通过网络等非正式渠道来解决问题,有接近65.8%的学生选择向朋友倾诉,有7.4%的人会选择向学校老师或领导求助,只有7.8%的学生在遇到严重的心理问题或失眠的情况下才会求助于正式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   此外,家庭、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会造成学生爱的缺失,转型期社会上犯罪等不良因素的增加以及整个社会对金钱、名利的狂热追求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