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中解读日本人的报复心理:(一)《菊与刀》简介
二战期间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受美国政府委托,为研究美国如何管制战败后的日本,特做此调查报告,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此书对于通览日本文化、解读其矛盾性格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全世界公认的现代“日本学”开山之源,是了解日本不得不读的经典着作。该书在研究日本文化中的分量不容小觑,尽管世界文化在交流融合,但是每个民族从骨子里带出来的个性不会被湮没。
(二)《菊与刀》中日本人的报复心理
日本人的性格是矛盾的,一方面在强调报恩,另一方面又在强调报复。报复即“对名誉的情义”,就是使名声不受玷污的义务。笔者在此将侮辱分为两种,一种是无意为之,一种是有意为之。无意为之可以解释为,一方客观陈述对方不想承认的事实,好意指出对方的不足,而对方将这无心的指责当做对自己的否定。有意为之可以理解为,一方因另一方所做的一些事心存不满,故意采取一些措施来进行打击报复。对于无意为之的行为,很明显就是一方气量太小,“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对于有意为之的行为,就如书中所写,“容忍退让是暴露对方卑鄙的最好办法”。
在日本凡是受到侮辱必须要进行报复,即便对方是自己的主君。“情义”不仅是忠诚,在特定条件下它也要求背叛。根据以上论断,在被侮辱时日本人宁愿选择报复,也不会使自己的名誉受损,这种观念在中国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以身份地位来看,一个人不外乎处于两种人际关系当中,一种是尊卑长幼关系,一种是平等关系。中国古代家国一体,封建等级森严,讲究尊尊。在尊卑长幼关系中,是根本不存在报复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就算父母、长辈、尊者有错,也应该是被原谅的。卑者例如部曲、奴婢,他们被当作私人财产,是可以用来买卖的,他们对于主人只有义务,被当作工具来使用。他们的身份特殊性决定了他们没有名誉权,也没有“话语权”,也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有报复的资格。幼者如子女,对长辈要言听计从,如有违背,即按服制亲疏来认定“不孝罪”,因此也没有报复的可能。同时,我们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知恩图报是中国人的一种美德。受人之恩,对对方怀有感激之情,即使对方有不合时宜的言辞或行为也能很大度的包容。
抗日战争刚结束,斯大林在接见蒋经国时,说了一句“日本人爱报复”。但日本人的睚眦必报不属于东方特色,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下。先是地理环境,根据孟德斯鸠的理论,日本多山、土地贫瘠,养成了日本人勤劳、俭朴、吃苦、勇敢和善战的习性,因此他们能够从事长时间的、艰苦的、宏伟的和勇敢的活动。按照黑格尔的思路,日本是个岛国,生活在海岸区域的民族,大海给他们茫茫无定和浩瀚飘渺的观念,人们被大海的无限激起了勇气。同时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导致日本人心胸狭隘,处处比较精明,精打细算。蒋百里在《日本人》里说,短急清浅的水流,诱导了日本人性急、矫激,容易限于悲观性格的形成。其次是思想理论方面,日本历史较短,明治维新后广泛吸收外来的思想。但没有中国儒家文化的仁、恕观念,也没有西方基督教文化打左脸给右脸的境界,还是功利主义至上的。另外,日本人思想深处坚持认为复仇是对旧账的清算,不是去侵犯别人。如果受到的侮辱、诽谤以及失败未报复,世界就是不平衡的。日本人不喜欢竞争,有竞争就有失败,有失败就有可能因失败而蒙羞,蒙羞则要报复,这也是造成日本人复仇心理的一个方面。日本是耻感文化的典型,人们的行为都是由别人来评价的。“家丑不可外扬”,让外人知道了就是莫大的耻辱,因此,与其承认自己的错误,不如隐瞒或者直接否认。以上这些内容决定了日本人相对于对错、是非,更在意颜面、自尊、耻辱、讥笑这类关乎个人、家族名誉的事情。
《菊与刀》中解读日本人的报复心理
2023-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