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2023-09-06
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一)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比较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可以从心理结构的主要成分――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来构建,在这些目标结构中均可以找到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结合点。对于以学习活动为主导活动的小学生来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目标主要包括开发自我智能、掌握学习策略、改善学习品质等方面;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纲要》规定了“激发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的研究性学习目标、“开阔眼界、初步获得社会经验与能力”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目标等,符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知目标。

  (二)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比较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根据课程特点,并结合学生心理发展和身心发展的规律,从突出培养学生正常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正确的价值观、综合能力入手,在课程体系中找到综合实践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合点。例如,在社会领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和走进社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会适应环境。

  (三)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式的比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形式是依课程进行的顺序而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组织形式则是以上课地点的不同而不同,而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形式上的相通之处为二者提供了许多结合点。比如每一种形式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担任引导者的角色,学生自主研究学习的形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愉悦感、荣誉感和价值感,提升了学习动机,形成自我监控、计划与组织、总结与分享的学习习惯;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增强学生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并掌握交往的技巧。

  (四)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特点的比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二者同样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全体性和自主性,同样强调教师的指导性、参与性和推动性,同样强调课程内容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发展性,同样强调课程形式的活动性、实践性和多样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对象的全体性”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性”相映衬,皆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初衷,立足于每一位学生的特点而展开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的自主性”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自主性皆注重学生自主性,教师的引导则占次要地位,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能力、自主解决问题与改善心理健康水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