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优化措施

2023-07-0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优化措施:(一)借助校园文化完善学生心理状态

  大学是由大学生这一群体组成的,大学的整体文化取向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高校可通过举办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让学生在这一环境中进行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影响引导下,学生可养成健康的积极的心理素质,面对问题时能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因此,各高校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内容,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创建良好的条件。

  (二)制定科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

  高校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其一,高校应对具有较强心理疏导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进行培养,并让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其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各机构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与效率快速提升。其三,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常态化,结合高校实际需求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问题调查和预防,同时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加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力度,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引导,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价值观、世界观。

  (三)不同年级使用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使用科学的方法,因为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不同的表现。例如:大一学生刚刚进入大学远离父母,致使其出现相应的思乡情感。同时许多学生离家距离相对较远,各省份学生聚集在一起,生活习惯等不同,在对新的生活环境适应的同时,也应对人文环境进行适应。二年级与三年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通常为学习与情感问题,在青春期,学生都希望拥有一段美好的爱情,同时又想提高学习质量,两者之间如不能兼顾就会出现矛盾。步入大四后,学生就业压力逐渐提高,在做毕业论文时还要参加各种招聘活动,过于忙碌的生活使其心理压力相对较强。所以教师应根据各年级学生实际问题使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如教师可支持大一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学校活动与社团,在参与各种集体活动期间使其快速适应高校生活。在对大二与大三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可定期组织相应的心理辅导会与讲座等,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价值观、爱情观。对于大四学生而言,学校应利用自身资源提高来校应聘企业数量,拓宽应聘渠道,降低学生就业压力,使其有较多的时间完成毕业论文。

  (四)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

  各高校结合我国相关部门公布的各种规章制度,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充分融合。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可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与学生的相关需求,将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科学合理的渗透,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与普及程度较为薄弱,大多数父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程度不高,同时,也不知道怎样根据孩子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与教育,加上大多数学生都属于独生子女,家长对其较为溺爱,致使其对孩子的教育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缺乏科学性的家庭教育是学生性格与思维方式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各高校应积极协同家庭共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发现和纠正学生各种因缺乏科学性的家庭教育所形成的不良心理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