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道德负迁移产生的原因及与其行为失范的关联:
农民工子女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是属于个体精神层面建构的范畴。在社会流动中,农民工子女所经历的是一个新角色社会化的过程,起初是他们不定的道德认知和道德结构中存储的道德意识,这是一种不稳定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意识。从个体道德建构的整体以及个体道德结构层面来讲,是属于道德的他律阶段的范畴。在道德迁移中,在他律阶段中的农民工子女所认知和存储的道德意识是零碎的、暂时的、易变的。随着角色的转换,由于客观环境的刺激,历经了又一次的社会化过程,理论上来分析是容易达到与城市主流道德观念、价值观的融合和贯通,实现与新角色的行为模式的统一。但是,在社会流动中,为什么这一群体会出现道德迁移的负迁移并进而出现新角色行为的失真?
(一)社会流动过程中道德教育出现的断层
首先,农民工的流动性决定了他们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缺乏连贯性,导致出现道德教育的断层。农民工工作、生活地点的不确定性,随之带来的是子女就读的学校也往往不确定,学校、老师难以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有针 对性的、可持续性的道德教育。其次,家庭道德教育功能不强。由于文化水平处于较低层次的原因,农民工很少对其子女作积极的引导、教育;由于为了生存而不断地奔波,农民工很少有时间并且也不善于与子女进行心灵的沟通,使其人格发展得不到有力的支撑,也会出现道德教育的断层。最后,农民工子女的道德意识、道德认知更多的是在传统的农村伦理氛围、习俗以及熟悉的左邻右舍的环境中完成最初的道德教育。随父母流动到城市,他们面对的是陌生的环境和文化的差异。尽管是再教育过程,但事实上是处于城市中的贫困状态,遭遇来自城市同龄群体的某些排斥,幼小的心灵不知所措。迫于心理上遭遇的强大压力,会自觉不自觉地做出排斥城市文化、文明的反映,结果是自我闭合了城市中再道德教育的大门。一旦出现道德教育的断层,就很难形成系统的道德观念系统,一直徘徊在道德认知的最初层次,不利于农民工子女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养成良好行为模式;一旦出现道德教育的断层,农民子女得不到有力的个体道德发展支撑,其道德意识很容易受到不良道德意识的影响,进而导致道德负迁移现象的发生和一系列的社会失范行为的出现。例如,城市和农村的现实差距导致他们物质欲望增长,刺激着他们的感受和思想意识,于是期望与现实之间出现心理失衡。当不能正确认识和面对现实而心态失衡,自我的道德意识、法律观念约束功能减弱时,他们为实现目标也就可能不择手段,这直接会导致行为失范,甚至做出犯罪行为。
(二)社会道德活动参与度的降低
由于家庭经济的拮据状况,农民工子女在经常看书读报、外出旅游、参加公益活动等方面的比例都要低于城市同龄群体。农民工子女这些客观事实与城市同龄群体相比,他们生活满意度较低,社会参与度不高。构建和谐的个体道德心理结构,除了具备基本的道德认知能力外,而且更要通过社会道德环境中个体的积极道德活动的参与。由于处在城市边缘化的状态,以至于农民工子女较少参与社会道德活动,使得农民工子女心理层面融入不了城市精神文化的氛围。他们较易受到农村亚文化及城市中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对学习不感兴趣,很多人就会沉湎于网吧,专注于游戏、赌博,追求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较易走上犯罪道路。
(三)个体心理存在边缘化状态
吴新慧认为,在流动儿童群体中存在着三种排斥:制度(尤其是户籍制度)的排斥导致流动儿童在城市中无法得到与城市学生同样的受教育权利,其基础教育面临着边缘化的问题;经济的排斥导致流动人口子女无法融入城市生活的状态,从而形成边缘化的心态;文化的排斥(指的是社区归属感)导致流动儿童边缘化的归属感,产生出更多的被歧视感和被剥夺感以及对城市的敌对态度。心理层面的适应属于精神上的,反映了农民工子女适应城市生活的深度。农民工子女心理层面的适应是对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同化,强调对城市文化的认同和归属。在城市群体归属感的构建过程中,农民工子女会遇到诸多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阻力。其一是农民工子女遇到的来自于城市中同龄群体和居民的障碍。由于外界与自身的原因对城市居民缺乏认同与满意度,他们与城市同龄群体和居民互相交往、共同生活的意愿不强。其二是被动地生活在城市中的亚文化生态环境中。由于同质生活环境的影响,原来的农村生活方式与伦理文化保护了农民工子女的传统意识、道德观念,阻碍了其对城市社会的认同与归属,难以接受、融合、贯通城市积极的道德意识,从而出现道德负迁移。
由于经济上处于贫困、心理上处于边缘,贯通、融合不了城市价值观念,所以农民工子女只是被动地适应城市生活,难以受到城市现代文明的熏陶和同化,阻碍其向城市群体成员的转化。长期处于心理边缘化状态,久而久之,农民工子女就容易产生自卑、意志力薄弱、戒备心理较强等毛病。这些心理异常状态可能导致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越轨行为,不利于社会稳定。
农民工子女道德负迁移产生的原因及与其行为失范的关联
2023-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