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不当的因素

2023-09-10
 学校教育不当的因素:学校的课程教学和一切活动都是在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下进行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最理想的环境。学生在不良环境中所引发的适应困难问题,应该可以从学校中获得再教育的机会。这个目标的能否实现不在于学生有无学习或改善的信心,而在于教育机构有无合理的、科学的教育。但不幸的是,目前学校中的某些现象不但无法引导学生行为正常的发展,甚至使有些常态的学生也发生适应的困难。
 
(一)培养目标的偏差
 
学校在培养目标上,总认为学习认真、老老实实、规规矩矩,不越雷池一步才是好孩子。对于学生的问题行为,有的不认为是问题,觉得随年龄的增大,自然而然会消失的;有的则简单地把它归为思想品德问题或生理疾病问题。一个健康的人,不仅应该是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应  
该是心理健康的。但由于当前心理科学知识还未能在广大教师中得到广泛传播和获得普遍重视,因而教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成长,往往只注意身体的健康,而极少注意精神心理的健康,不了解焦虑、自卑情绪、紧张等不良因素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危害,更少想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胜任感、自信心,积极增强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以及耐挫折能力等。
 
(二)对“问题”学生和“学校处境不利”学生的教育措施不力在中小学里,有“问题”学生,也有“学校处境不利”学生。所谓
 
问题学生,通常指品格上存在着问题,而且经常表现为问题行为的学生。这里,一是指品德发展上有缺点,二是性格发展上有偏畸。这类学生在中小学里,较多地表现出纪律松弛、品德不良、情绪消沉、焦虑紧张,甚至于闹学、混学和逃学等等。所谓学校处境不利学生,通常指智力潜能正常,但在学校中由于地位低下,实际上被剥夺了基本学习权利与学习可能的学生,也指本身能力发展迟滞、学习成绩落后、行为不良等不能适应学校学习的学生,和从较低水平的学校转到较高水平的学校时不能很快适应新环境的学生。如何通过学校创造条件,教师与家长的关心以及本人的努力,改变这种“问题”和“处境不利”的地位,使这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健康成长,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