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性神经症

2024-01-24

    三、焦虑性神经症 : 焦虑性神经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以发作或持续地出现焦虑、紧张、恐惧,伴有头晕、心悸、胸闷、呼吸急促、出汗、口干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性不安。患者的焦虑情绪并非由实际的威胁所引起,而是一种没有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恐惧。
(一)病因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焦虑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有焦虑倾向的个体在受到精神刺激时易产生病理性的焦虑。焦虑障碍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其遗传度约为30%,认为这不是家庭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不过,某些研究表明,上述遗传倾向主要见于惊恐障碍,而在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中并不明显。
(2)生化因素。有人认为,蓝斑与去甲肾上腺素功能增强,可能对焦虑症的产生有重要作用。另外,还有资料显示,乳酸增高可能是焦虑症病理机理中的一环,因为焦虑症的患者常伴有血乳酸增多。
(3)心理因素。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焦虑症源于内在的心理冲突。在儿童、少年时期,如因受精神刺激而有过强烈或深刻的情绪反应,继而又被压抑下去,在成年后可能成为某些特殊焦虑的原因。
(4)性格因素。有人认为,焦虑症的患者在病前存在焦虑性格,即易激惹、易焦虑、自信心不足、缺乏安全感,并认为焦虑性格可能与遗传也有关系。
(5)神经心理因素。焦虑症患者的神经功能活动全面亢进,其中尤以植物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为甚。
(二)主要表现
1. 广泛性焦虑
广泛性焦虑又称慢性焦虑症或慢性焦虑状态,是焦虑症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具有以下表现:
(1)精神焦虑。精神上的过度担心是焦虑症状的核心。表现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某种危险或不幸事件的经常担心。有的患者不能明确意识到他担心的对象或内容,而只是一种提心吊胆、惶恐不安的强烈的内心体验,称为自由浮动性焦虑。有的患者担心的也许是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情,但其担心、焦虑和烦恼的程度与现实很不相称,称为预期焦虑。患者常有恐慌的预感,终日心烦意乱、忧心忡忡、坐卧不宁,似有大祸临头之感。
(2)躯体焦虑。表现为运动不安与多躯体症状。运动不安可表现为:搓手顿足,不能静坐,不停地来回走动,无目的小动作增多。有的病人表现舌、唇、指肌的震颤或躯体震颤。有的患者可出现早泄、阳痿、月经紊乱等症状。觉醒度提高,表现为过分的警觉,对外界刺激敏感,易于出现惊跳反应;注意力难以集中,易受干扰;难以入睡,睡中易惊醒;情绪易激惹;感觉过敏,有的病人能体会到自身肌肉的跳动、血管的搏动、胃肠道的蠕动等。
(3)其他症状。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常合并疲劳、抑郁、强迫、恐惧、惊恐发作及人格解体等症状。
2. 惊恐障碍(又称急性焦虑发作)
患者会突然出现无原因的极度惊恐、呼吸困难、心悸、喉部梗塞、震颤、头晕、无力,似乎即将面临死亡。此时,检查患者可发现有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多汗、面部潮红等植物神经功能活动全面亢进的表现以及运动性不安。有的患者可以出现一些不可理喻的冲动性行为。病情较轻者只有短暂的心慌、气闷。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为数分钟或数十分钟,但很少超过一小时。在发作间歇期可完全正常。许多患者在间歇期常担心再次发作而惴惴不安。发作频繁的患者可卧床不起,部分患者也可发作1~ 2次后即自行缓解而不再复发。惊恐发作的患者常伴有情绪低落和自杀倾向。
(三)治疗
1.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在全面了解病史和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基础之上进行。应正确引导患者,使其正确对待所患疾病的性质、病因、病程及预后等。鼓励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可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参加文体、社会活动,防止病情波动和纠正不良个性。
2. 药物治疗
焦虑性神经症的药物治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可服用苯二氮唑类药物,例如阿普唑仑、舒乐安定或小剂量的氯硝安定等;②也可服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例如帕罗西汀和舍曲林等。这类药物对治疗焦虑和惊恐障碍均有效,而且副作用较小,没有药物依赖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