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行动习惯的训练

2023-08-07
道德行动习惯的训练: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除了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之外,还必须加强学生的道德行动习惯的训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这是在品德教育上四个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环节。而“导之以行”即道德行动习惯的训练,则是更为重要的一环。人的道德面貌是以行动举止来表现、说明的,也是在实际行动中形成和发展的。道德行动是受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支配及调节的。同时,道德行动对道德认识的巩固和发展、对道德情感的加深和丰富,以及对道德意志的锻炼又起促进的作用。品德教育的基本问题,就是使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相应的行动、习惯。因此,把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动,进行道德行动习惯的训练,对道德品质的培养与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道德行动习惯的训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道德行动方式的掌握
 
道德行动方式的掌握是道德行动的必要条件。指导学生掌握行动方式有  
多种形式。例如,通过学生守则、常规的讲解与练习,使学生熟知学校生活中最基本的行动要求;分析某些典型人物的行动;组织学生讨论为完成某件好事所应采取的行动步骤;分析与总结道德行动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等等,都是常用的办法。教师一方面要使学生知道道德行动的具体要求、规则、步骤,同时也还必须使他们具有独立地、主动地来选择道德行动方式的能力。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同样的行动方式,如上课守纪律,对老师有礼貌,有的是为了集体荣誉或是得到了表扬而激起了守纪律的行动,有的则是害怕惩罚而守纪律。同样,有出于对老师的尊敬心情所表示的礼貌,也有屈从教师的威严而产生的礼貌。这些守纪律和有礼貌行动,虽然具有同样的表现方式,但它们是完全不同的道德品质。这是为什么呢?这原因就在于道德动机的不同,而反映出完全不同的道德品质。一般来说,道德动机和行动效果是统一的,但有时由于学生不善于组织自己的行动,没有牢固地掌握一定的行动方式,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把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动的过程中,既要注意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行动方式,又要使学生形成相应的动机。如果没有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动机,那就很难指望他产生与道德认识相一致的行动效果。
 
(二)通过训练培养学生道德行动习惯
 
培养学生的品德,单靠动机教育和行动方式的指导是不够的。教师还得使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使许多行动形成牢固的习惯。道德行动习惯是一个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动转化为稳定的道德行动习惯。在日常生活的道德行动中,行动习惯起着特别明显的作用。因此,在品德教育中培养好的习惯和根除坏的习惯便显得特别重要。
 
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习惯的形成方式有:1.简单重复,即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情境,不给重复不良行动的机会。2.模仿,即提供良好的榜样。3.有意练习,即在练习时,要明确练习的意义、目的和阶段要求,要不中断地坚持练习,要让学生知道练习的成绩,体验到愉快并知道成败的原因。4.与坏习惯作斗争。在根除坏习惯时,要使学生知道坏习惯的危害性,增强克服坏习惯的信心,防止学生丧失信心,提出纠正坏习惯的具体方法,如利用活动替代法、铭记警句、合理地运用奖惩的方法。为了阻止坏习惯在班上的蔓延,必要时还可以发动集体来谴责带头的学生。
 
学生道德行动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养成习惯才能使道德行动由偶然的、不经常的,变成经常的、一贯的行动,即形成品德。也只有养成习惯,行动方式十分巩固,才能发生迁移作用。行动的迁移就是把巩固了的行动运用到新的环境、新的条件中去的过程。如在完成书面作业时形成的精确、整洁、准时的习惯就能迁移到其他工作、劳动中去。行动习惯的形成就能自动导致、促进以后动作的再现。习惯动作本身就成为推动的力量。
 
行动习惯在道德表现中有时也有副作用。因为过分地依赖于习惯,往往也会忽略对情境的分析,所产生的刻板的行动反应常常不符合道德要求。所以,在行动习惯的训练中,不应该脱离道德意识的教育而孤立地进行,要让学生成为自己行动习惯的主人,而不成为行动习惯的奴隶。重要的是,只有当行动习惯本身成为学生自己的需要时,才能成为促使他形成新的道德品质的因素。
 
综上所述,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就是对青少年进行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也就是使青少年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确立道  
德信念、激发道德情感和坚强的道德意志,从而养成良好的行动习惯,形成良好的品德及优良的道德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