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事实思维 :
是人类意识的一个重要特征。反事实思维在头脑中主要以条件命题的形式来表征,包括前提(如果我要拿把伞)和结论(今天就不会淋雨了)两部分。这种心理活动早期仅为一些哲学家所研究,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D.卡尼曼等人首次提出反事实思维概念。
反事实思维的研究通常采用故事法、跟踪调查法、实验法、自我报告法等方法。N.J.罗斯等人根据条件命题表征中前提的性质,将反事实思维分为3种结构:①加法式。即在前提中添加事实上未发生的事件或未采取的行动而对事实进行否定和重建。②减法式。即假定某个既定事件并没有发生,从而对事实进行否定和重建。③替代式。即假定在前提中发生的是另一个事件,从而对事实进行否定和重建,这种形式较为少见。K.D.马克曼等根据命题结论的性质,将反事实思维分为上行和下行两种假设方向。上行假设是指对已发生的事件,想象其如果满足某种条件原本可能出现比事实更好的结果。例如,“如果起跑时再快一点,我就能拿到金牌了。”下行假设则是假设一种比事实可能更坏的结果。例如,“要不是起跑时快了一点,我恐怕连铜牌也拿不到。”
反事实思维的功能可概括为两类:情绪功能和准备功能。情绪功能指在某些情况下,采用反事实思维会使个体感觉更好。对于同样的事件结果,不同的反事实思维引发不同的情绪。上行反事实思维多引发负面情绪,下行反事实思维则能使人意识到避免了可能更坏的结果,会产生积极正面的情绪。准备功能指通过这种思维方式个体能够对未来行动提前做好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