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觉闸门控制学说 :
该学说由加拿大心理学家R.梅尔扎克与英国神经科学家P.D.沃尔于1965年提出。他们通过观察心理效应是如何影响痛觉的主观感受,结合当时的特异性理论与外周模式理论,提出解释痛觉传递和调制机制的闸门控制学说。
其核心的假说为脊髓的节段性调制,脊髓背角胶质区(SG)作为脊髓的“闸门”,调制伤害性信息向中枢神经系统的传递。其中密集分布在SG区的γ-氨基丁酸能(GABA)与甘氨酸能抑制性神经元是构成闸门的核心元素。节段性调制的神经网络由感觉的初级传入A纤维(有髓纤维)和C纤维(无髓鞘纤维)、背角投射神经元(T细胞)和胶质区抑制性中间神经元(SG细胞)组成。A纤维与C纤维的传入均激活T细胞活动,而A纤维的传入兴奋SG细胞,C纤维传入冲动抑制SG细胞活动(见图)。A类纤维传入冲动与C类纤维传入冲动在SG细胞中相互作用,并决定疼痛信息是否传入大脑。
节段性调制模式图
该学说可以解释轻揉抚摸能降低疼痛感受的原因。当轻柔抚摸皮肤时引起的刺激兴奋由A纤维传入时,SG细胞兴奋,从而抑制T细胞活动,减少或阻遏伤害性信息通过C纤维向中枢传递过程。
尽管痛觉闸门控制学说对一些问题不能给出合理解释,但这个理论一直被认为是痛觉研究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学说。它提出的神经机制结合了此前提出的数种疼痛理论,同时综合考虑了疼痛的生理过程和心理作用,并启发了此后关于疼痛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