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脉冲抑制

2024-01-30

    前脉冲抑制 :

惊刺激通常是短暂而强烈的刺激,因此也被称为脉冲刺激。惊跳反射是可以被调节的,不但可以被增强(见恐惧增强惊反射),也可以被减弱。前脉冲刺激通常为听觉刺激,也可以是视觉刺激或者触觉刺激。这一现象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被俄国科学家I.M.谢切诺夫注意到。美国科学家在1963年再次在动物身上发现这一现象,并且第一个使用了“前脉冲抑制”这一名称。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科学家格雷厄姆总结了人类身上前脉冲抑制现象,并且提出了“加工保护”理论,促进了前脉冲抑制研究的蓬勃发展。格雷厄姆认为前脉冲刺激不仅触发了一个前脉冲刺激的信息加工过程,而且触发了一个保护过程来减轻后续呈现的惊刺激对这个信息加工过程的干扰。前脉冲抑制最终导致的是惊刺激引起的运动反应,即惊跳反射减弱,因此也被认为是一种感觉运动门控过程。

与惊跳反射一样,前脉冲抑制也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无需意识的参与。例如,接受了去大脑手术或者皮层抑制的大鼠的前脉冲抑制依然存在。人类在睡眠过程中,前脉冲抑制也可以正常发生。这说明前脉冲抑制的抑制在脑干水平即可完成。但是,北京大学的李量研究团队研究发现前脉冲抑制也可以受到更高级的认知活动的调节。例如,将前脉冲刺激与足底电击配对呈现给大鼠后,前脉冲刺激对惊跳反射的抑制被显著增强。而恐惧条件化之后的前脉冲刺激与掩蔽刺激之间存在主观的空间位置差异时,引起的抑制作用要显著大于二者之间不存在主观空间位置差异时的抑制水平,这说明了注意也可以调节前脉冲抑制。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前脉冲抑制反映了大脑抑制或者过滤无关信息的能力。而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都存在抑制无关感觉信息的困难。1978年美国科学家首先证实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前脉冲抑制缺陷。早期社会隔离是模拟精神分裂中的最常用动物模型之一,早期社会隔离的大鼠也表现出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类似的前脉冲抑制缺陷。此外,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早期社会隔离的大鼠还表现出前脉冲抑制调节能力的缺陷,例如前脉冲刺激的恐惧条件化或者主观空间分离对于前脉冲抑制的增强能力的缺失。除了精神分裂症,其他多种精神疾病的患者,例如注意缺陷(多动症)、惊恐障碍、强迫症、阿尔兹海默症及亨廷顿舞蹈病等患者,都表现出前脉冲抑制的异常。因此,前脉冲抑制并不宜作为典型指标诊断特定精神疾病,但是可以作为一个特殊的脑环路来对各类精神疾病的机制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