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分析心理学

2024-01-26

    话语分析心理学 :

话语分析这一术语是由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Z.S.哈里斯最先使用的。1952年,哈里斯在美国《语言》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话语分析》的文章。此后,话语分析被广泛应用到人类文化学、社会学、翻译学、心理学、计算机语言学、修辞学、教学法和跨文化交际等诸多研究领域。

话语分析心理学以承载着人们的道德、自我、心理的话语作为研究对象,目的是揭示话语如何在社会互动关系过程中生成,以及“说话者”如何利用说话策略描述社会身份并使之合法化,如何建构自己、如何建构他人与建构现实。强调心理学关注的不再是对事物本质的描述是否精确,而是探讨人们建构某一心理的方式以及这样的建构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①强调对话性、互动性和建构性。传统心理学将心理活动作为客体进行量化研究,实验室实验更是严格要求控制各种无关变量,以期获得精确的数据。虽然保证了研究结果的内部效度,但却使心理学研究对象日益脱离正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缺乏应有的外部效度。话语分析心理学认为心理具有情境性,是人与环境对话过程中主观建构的产物,而话语担当了对话的媒介。话语的建构特性保证并维持了心理主体与环境客体之间的双向建构关系。

②强调研究过程而不仅仅是研究结果。现代心理学注重对心理活动结果的研究,强调对心理本质进行客观的描述。话语分析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研究应该注重心理活动的整个过程,社会通过话语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建构,指出心理学应该揭示话语如何在社会互动关系过程中生成;“说话的人”如何利用说话策略描述社会身份并使之合理化;个体如何组建自己、组建他人、组建世界等。

③强调对“文本”的研究。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心理的本质”,而话语分析心理学认为绝对的本质如同绝对的真理一样是不存在的,提出心理学研究应该将目光集中在具有意义的“文本”上,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来探寻文本的发出者与文本之间的互动以及不同话语之间的冲突、分歧、权力分配等问题。此处所说的文本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具有意义的符号集合”。

④主要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即将话语视为一整套的意义、隐喻、表征、陈述系统来加以剖析,研究人们说什么、如何说以及所说的话带来的社会后果和心理影响。话语分析分为非批判性话语分析和批判性话语分析两种。心理学领域中非批判性话语分析主要包括隐喻研究和叙事研究;而批判性话语分析主要包括寻找冲突、知识考古学和多种话语的比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