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分配模型 :
由心理学家D.卡尼曼于1973年提出,是聚光灯隐喻(见聚光灯模型)的发展。该模型认为,认知加工资源受到唤醒水平的制约,而唤醒水平又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情绪、药物、肌紧张和强烈刺激等。唤醒水平越高,个体得到的认知加工资源(可及能量)也就越多。由唤醒水平动员起来的可及能量通过一定的策略分配给不同的任务。影响资源分配策略的因素有可及能量、当时意愿、对完成任务所需能量的评价、个人特质等。一般来说,可及能量会更多地分配给个体比较感兴趣的、喜欢的或重要的任务。卡尼曼认为,只要认知加工资源足够分配,个体就可同时接收多个输入,进行多项活动,否则它们就会相互干扰,这时个体只能调整策略,专注于一项活动。这也是个体总将比较重要、费精力的工作留到清醒、精力充沛时去完成的原因。
美国心理学家D.A.诺曼和D.G.博布罗于1975年对能量分配模型作了进一步拓展。在有些情况下,个体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不是因为资源有限,而是任务本身难以完成。例如,在一个很强的噪声背景下很难检测到一个微弱的声音信号,有时甚至是不可能做到的。为此,诺曼和博布罗进一步区分了材料限制加工(data-limited process)和资源限制加工(resource-limited process)。诺曼的模型体现的是资源限制加工,即只要得到较多的资源,活动就能顺利地进行下去。材料限制加工则强调刺激本身的限制,如果刺激本身难以加工,则即使分配到较多的资源也无济于事。1982年,美国心理学家M.E.道森和A.谢尔在研究中指出,大脑两半球的可及能量和分配策略是不同的。优势半球由于语义加工的需要占用较多的资源,而非优势半球则只需要比较少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