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性味觉厌恶

2024-01-19

    条件性味觉厌恶 :

当动物遇到有毒和变质食物的味觉与这些有毒物质引起的恶心、呕吐和发病的症状联系后可以发生味觉厌恶,往往在摄入这些食物引起症状后才发生。味觉厌恶能避免身体再次接触有毒物质,这种关联可以减少未来食用类似味道食物的可能性,避免进一步中毒。就经典的条件反射而言,味觉厌恶是一种单次试验的学习,食物是条件刺激,生病是非条件刺激,两者只要有一次配对,就会产生厌恶反应。两种联系延迟也能发生厌恶反应。摄入的物质与生病碰巧一起发生,而这些物质与疾病的发生没有关系,也能产生条件性味觉厌恶。有一个生动的例子是醉酒综合征,一个人喝了过量的酒和橙汁鸡尾酒,醉酒清醒后却对橙汁产生了味觉厌恶。

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心理学家J.加西亚研究辐射对各种行为的影响,发现大鼠辐射后出现了对辐射前食物的味觉厌恶。为了检验这一点,加西亚进行了一项研究,三组大鼠先给予糖水,再分别给予无辐射、轻度辐射或强烈辐射。随后让大鼠选择糖水和自来水,给予的辐射越强烈,糖水的摄入越少。加西亚提出,由于辐射引起的恶心感,糖水逐渐被认为是负面的食物而产生味觉厌恶。这一发现表面上与前面的条件性味觉厌恶相违背,也不能用经典的条件刺激来解释,可能的解释是内在刺激产生了内在反应。味觉厌恶对化疗病人也最为常见,化疗可产生呕吐,而呕吐与食物产生了厌恶联系。

条件性味觉厌恶是一种特殊的经典条件反射模型,通过习得新奇的味觉(CS)与恶心(US)的条件性联系,避免摄入此味觉的液体。它与其他的条件性反射不同,CS与US间隔延长几小时仍可产生味觉厌恶反应,当然随着间隔时间的延长,对味觉的厌恶程度会减少。大脑的臂旁核、杏仁核等与大鼠的味觉厌恶产生有关,如乙酰胆碱和谷氨酸神经递质系统参与了这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