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化 :
在同化过程中,为了使信息符合当前的认知结构,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信息。同化一词来源于生物学,原意是接纳、吸收、合并为自身的一部分。在生理学中,同化指机体吸收食物并使之转化成原生质的过程。在社会学中,同化指不同文化单位融合成一个同质文化单位的渐进或缓慢的过程。同化一词也被引进心理学,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J.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皮亚杰称之为图式)和生理结构一样,都有吸收外界的各种刺激并使之成为自身一部分的同化机能。在《儿童智力的起源》(1936)一书中,皮亚杰最早提出了同化的概念:“机体是一种物理-化学和动态过程的循环,这种循环同环境保持着稳定的关系,双方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循环。”美国心理学家D.P.奥苏贝尔继承和发展了皮亚杰的观点,创造性地提出了认知同化论,首次系统地把同化的思想运用于解释言语材料意义的习得过程,对同化概念做出了新的诠释。
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同化与顺应是儿童适应的两个对立统一的过程,二者共同构成认知发展的两个基本机制,如皮亚杰所说:“生物的同化如果没有它的对立面——顺应,从来不会自身单独存在。”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进行。同化指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之中的过程,如同生理学上消化系统吸收营养物质一样。在这个过程中,主体过滤、改造外界刺激,通过同化加强并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当外部环境产生了新的信息,而现有的图式不能同化新环境提供的外部信息时,主体就要改造现有的图式或者创造新的图式,以适应变化着的环境,这就是顺应。同化引起图式量的变化,而顺应引起图式质的变化。例如,婴儿最初吮吸母亲的乳房(或奶嘴),后来用吸管喝水,再后来是直接拿着杯子喝水,这个变化过程充分体现了顺应与同化。婴儿最初的吮吸是与生俱来的条件性反射,但吮吸必须有所改变,才能适应母亲乳头的大小和形状。同样为了适应奶瓶,婴儿需要不断变化地使用原来行为序列中的许多部分(同化),但必须用与以前不同的方式来抓握奶瓶,以使奶瓶保持适当角度(顺应)。从奶瓶到吸管直至水杯,这些过程需要更多的适应,但仍然依赖于早期的技能。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就是这样一种同化与顺应相互穿插、相互作用的结果。适当地使用同化和顺应,就使得儿童的行为和知识越来越少地依赖具体的外部现实,越来越多地依赖抽象的思维。
随着个体认知的发展,同化经历3种形式:①再生性同化。即儿童对出现的某一刺激作相同的重复反应。②再认性同化。即儿童辨别物体的差异并借以做出不同的反应。③概括性同化。即儿童知觉物体之间的相似性并归之于不同类别。这3种类型的同化反映认知的不同水平,并促进认知进一步发展。
同化对个体的认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个体认识事物,总是试图用原有的图式去同化,如获得成功,则会达到认识上的暂时平衡;若不成功,个体则做出顺应的反应,认识上发生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