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个性化

2024-01-13

    去个性化 :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费斯廷格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费斯廷格和他的同事最早采用实验方法研究去个性化现象,他们要求男大学生在两种条件下议论自己父母的缺点:一种条件是,被试身戴名签,互称名字,在明亮的教室里进行,这是可辨认组;另一种条件是,被试身着长袍,头戴面罩,只露出眼睛和鼻孔,相互都不知姓名,在灯光昏暗的房间里进行,这是去个性化组。结果表明,去个性化组肆无忌惮地数落、辱骂自己的父母,充分表现对自己父母的厌恶与不满。在各组议论完了之后,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被试对再次参加议论的喜欢程度,结果,去个性化组比其他组更喜欢再次议论自己父母的缺点。美国心理学家P.G.津巴多对去个性化做了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他将女大学生4人组成一组,告诉她们,为了研究移情作用,要求她们对隔壁房间的两个女生实行电击。与费斯廷格等人的设计类似,一组是去个性化组,一组是可辨认组。结果,去个性化组成员实施电击时间平均为900毫秒,可辨认组成员使用电击时间平均为470毫秒。津巴多根据这项研究认为去个性化有两个重要特征:一个特征是群体成员的匿名性,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匿名者,别人认不出自己;另一个特征是责任分散,责任分布在群体的每个人身上,由大家承担,个人责任丧失。因此,一向被认为是文质彬彬的女大学生,在去个性化的条件下,也会做出电击自己同学的残忍行为。

有关匿名性与暴力攻击行为关系的一项研究发现,500个暴力攻击事件中有206个攻击者伪装了自己的身份。去个性化的研究为解释暴力行为和反社会行为找到了一条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