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康 :
生于河南镇平。1945~1947年就读于河南大学,后进入中原大学(华中师范学院前身之一)学习。1950年被中原大学教育学院派送到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51年冬转学到北京师范大学。1952年毕业后回到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工作,历任教员、讲师、副教授、教授。1994年离休。曾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1985~1993)、常务理事(1989~1993),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1985~1994)。获中国心理学会首批心理学家(2009)、中国心理学会学科建设成就奖(2011)、中国心理学会会士(2016)等奖项或荣誉。
王启康对中国理论心理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①在心理学方法论方面,明确提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3个指导原则,即独立性原则、最大包容性原则和发展原则,并就这些原则的依据和贯彻提出自己的主张。②对心理学基本理论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对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心理生活的分类、心理生活的内部统一等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③重视心理学史的研究,深入探讨西方心理学史上一些重要人物和派别的理论体系及历史争论,并注重挖掘和整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此外,他还注重心理学具体问题的研究,对情感规律、道德自我、自我意识及其与自我的关系、社会报应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
主要著作有《格心致本——理论心理学研究及其发展道路(增订本)》(专著,2014)等,并发表《对冯特心理学体系的初步评价》(1980)、《论心理生活中本质与现象的统一》(1992)、《心理生活中动作与内容的统一》(1994)、《论自我意识及其与自我之关系》(2007)、《关于意识的两个基本理论问题》(2014)等学术论文40余篇。